地方快报
公益与艺术同行 为特教学生插上梦想的翅膀
2024-05-20 08:51:09  来源:泉州网

“逛非遗馆还能饱览艺术精品,感受世遗之城的慈善风气,真是不虚此行。”昨日,来自江苏的游客王先生在爱心艺术品义卖展上,购买了一件心仪的艺术品作为伴手礼。昨日是第三十四个全国助残日,由泉州市教育局、泉州市至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等联合主办的爱心艺术品捐赠义卖展,在泉州侨乡体育中心非遗馆五楼展厅启动,当天数十件艺术品被认购。本次义卖展将持续到5月26日。

艺术汇聚善举 助力特教事业发展

昨日上午9时许,活动还未开始,现场已齐聚了不少爱心人士,部分艺术品已贴上“已售”标签。泉州市特殊教育专项基金理事会理事长郑文伟介绍,本次活动一经发起,迅速得到省内外名师大家及爱心人士的鼎力支持,过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泉福的家属捐赠了3件作品,景德镇陶瓷大学教授曹春生也将烧制难度不小的一件釉铜红瓷器捐出,爱心人士林成不仅捐赠了自己的收藏品,还号召友人捐出一幅泼彩丝绸画。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王经民已连续6年参与助残活动,为了本次义卖展,他烧制了一件釉下彩瓷器。“义卖展对于工艺美术界的人士来说,是架起与残疾人沟通的桥梁。”王经民说,他曾经参与助残公益活动,深知残障人士生活的不易。希望通过此次义卖活动,助力残障人士职业技能的培养,促进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实现自我价值。

据悉,此次义卖活动精品荟萃,共征集了219位艺术家、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的323件作品,涵盖陶瓷类、木雕类、漆艺类、油画类、书法类等艺术表现形式,展示了包括德化瓷烧制技艺、惠安石雕、花灯、剪纸等在内的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义卖所得将用于非营利机构泉州市至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的建设。

非遗技艺助残 架起融入社会的桥梁

义卖展的入口处还展示了数十幅水印木刻、漆画、剪纸作品,全部由泉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师生创作。其中,展出的7件剪纸作品由该校职专毕业生安娜完成。

“初中开始坚定剪纸道路,想把剪纸技艺一直传承下去。”安娜说,她在学校时就读工艺美术专业,小学四年级受老师的影响,走上学习剪纸的道路。“起初觉得剪纸的图案很复杂,学习难度大,需要极高的耐心和细心。”为了裁剪出惟妙惟肖的图案,安娜常常独自练习到深夜。天道酬勤,她的剪纸技艺得到极大提升,并逐渐在学习过程中,爱上了这门富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艺术。

“我印象最深的,是初中时期靠剪纸赚到了‘第一桶金’。”安娜笑着说,初中那会,剪纸老师告诉他们有个酒店想购买十二生肖图样的剪纸,为了能多赚点钱,安娜和她的同学一下课就待在宿舍和教室里剪纸,坚持了一个多月,她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笔钱——1000元。“能凭自己的双手赚钱,做自己喜欢的工作,我感觉很幸福。”

近年来,泉州市教育局积极探索残疾人创业就业新渠道,加强特殊教育资源中心的顶层设计,整合部门资源成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和专家委员会,率先创建泉州市至善残疾人职业教育中心,成立泉州市特殊教育专项基金,并将水印木刻、影雕、陶艺等非遗技艺引进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专课堂,为在校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多年来,特殊教育事业注重融合教育人文环境和氛围的营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术素养和创新创业能力,鼓励学生积极融入社会,立足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9530045226936980&wfr=spider&for=pc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