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快报
8.4公里“金路”通民心 对接国际订单振兴乡村
2025-04-07 09:56:48  来源:央广网

编者按:道路通,百业兴。以“四好农村路”为代表的农村公路,纵横交织、四通八达,连接万里河山,为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客流物流,带动乡村整体面貌发生巨变,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振兴路。央广网特别推出《乡路上,感受脉动中国》系列报道,沿着“四好农村路”,访村落、进田园、看产业,探寻乡土文脉,纵观发展变迁,与您一起感受新时代中国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

央广网巴彦淖尔4月5日消息站在地头,望着刚播种完小麦的土地,乌拉特中旗联丰奋斗村村民张爱民弯腰抓起一把麦种,黝黑的脸上满是喜色道:“往年麦收时运输车总陷入泥坑,如今运输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8分钟,解决了我们运输慢的问题,提高了我们收粮的速度。”

2023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投资787万元修建的C306公路(联丰四组至韩乌拉公路),以8.4公里“四好农村路”打通乡村振兴“任督二脉”。该条公路沿线的尔汉食品、三诚产业园、好联丰合作社、春河福将等农畜产品企业依托便利交通纷纷落户,形成年加工20万吨农产品的产业集群,助力鲜食玉米斩获百万吨国际订单。

张爱民和高彪在田里捧着小麦种子(央广网发 刘佳 摄)

C306公路疏通的不只是民心,也激活了乡村经济脉搏。三诚食品有限公司的鲜食玉米订单,在2024年销售鲜食玉米510万棒,今年计划将种植面积从1000亩扩至4200亩,订单面积预计达2200亩,目标对接至少5个海外新客户。让“三分甜、七分糯、九分香”的内蒙古河套风味通过短短的8.4公里“金路”,运输到世界各地。

在三诚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王喜云与工友们在认真工作着,提到修路的话题时,王喜云心生感慨:“以前去城里打工,一年见不到孩子几面,现在家门口月挣5000多元,还能赶上辅导娃作业,真高兴。”

三诚车间工人装车国际订单(央广网发 梁超 摄)

“路修到哪里,希望就种到哪里。”望着往来的物流车辆,好联丰有机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高彪站在厂区门前说:“路修通后,呼包鄂等地的客商当天就能往返,我们的有机小麦订单量增长了20%。”高彪的手机里存着与农户签订的收购协议,绿色有机认证的小麦每公斤收购价高出市场价0.8元。

鸟瞰乌加河镇C306联丰四组至韩乌拉公路段(央广网发 张彬宇 摄)

联丰奋斗村党支部书记王胜泉见证着村里巨变感慨道:“去年我们村集体经济增长20%,320多名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快递进村覆盖率实现100%,这条路真正成了乡村振兴的‘黄金通道’。

https://nm.cnr.cn/hlnmg/20250405/t20250405_527124240.shtml?sign=ABZ0cnNfd2NtX3ByZXZpZXdfYWNjZXNzAAAH6QAAAAMAAAAFAAAACgAAAAsAAAAj

编辑:闫玉茹  审编:益申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