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快报
不负春光 决胜贫困——广西罗城脱贫攻坚一线观察
2020-04-09 08:55:41  来源:新华网

4月1日,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群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种植基地里,贫困户在采摘桑叶。 新华社记者 黄浩铭 摄

新华社南宁4月7日电题:不负春光 决胜贫困——广西罗城脱贫攻坚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黄浩铭

4月初的桂北,雾锁群山,春意盎然。地处大石山区的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田间地头农事正酣,扶贫车间一片忙碌。这个尚未脱贫摘帽的深度贫困县广大干部群众正铆足干劲,为如期实现脱贫做最后冲刺。

在怀群镇的群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里,连片的桑田郁郁葱葱。在这里务工的贫困群众正把采摘下来的桑叶打包运往附近蚕房,用于喂养小蚕。

怀群社区坡静屯的贫困户罗美权去年开始在合作社务工,每月收入有3000元左右。凭借这份稳定收入,罗美权家去年达到脱贫标准,顺利摘帽。

合作社经营负责人韦多说,合作社带动包括296户贫困户在内的1500多户群众种植了约6000亩桑田。合作社对生产流程进行质量管理,并对蚕茧进行统一销售,近年来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为提高种桑养蚕的综合效益,合作社鼓励群众把普通桑树换成果叶两用的新品种。贫困户覃爱娟去年刚换种了3亩果叶两用的桑树,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种1亩普通桑树1年可养成600斤蚕茧,按照20元1斤的收购价,产值为1.2万元。如果换成果叶两用的品种,每亩1年可养成500斤蚕茧,还能收获3000斤桑果,按照1斤桑果2元的保底收购价,总产值可达1.6万元,增收30%以上。

韦多说,合作社把收购来的桑果加工成果汁和桑果酒,这些产品市场销路好,去年试制的2万瓶桑果酒年前就已销售一空。合作社今年投资600万元建设了深加工基地,年底建成后可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促进群众增收。

4月1日,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怀群镇群富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蚕房里,贫困户在查看小蚕长势。 新华社记者 黄浩铭 摄

肉牛养殖是罗城近年来重点发展的产业。在纳翁乡板阳村,润芝城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刚销售了40多头成品牛。

“活牛一斤能卖到16.5元,这批牛卖了近90万元,效益相当不错。”润芝城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覃祖润说。

2016年,覃祖润和村里的4名贫困户一起成立这家养殖合作社。刚起步时,他们东拼西凑的钱只够买10头牛。经过4年努力,合作社已经拥有两个牛场,大小牛存栏140多头。

“多亏扶贫的政策好,小额贷款给了30万元,村集体经济投了40万元,加上我们这几年的投入,牛存栏越来越多,今年有望达到200头。”覃祖润说。

目前,合作社带动了36户贫困户通过养牛或种植牧草增加收入。今年合作社要扩建牛舍和新建一个饲料厂,继续把养牛产业做大做强。

4月1日,在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润芝城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养牛场里,负责人覃祖润在喂牛。新华社记者 黄浩铭 摄

柑橘类水果种植是罗城发展的特色农业之一。在丰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扶贫车间内,工人们正在对冷库内的沃柑进行出库,这些沃柑通过生产线分拣和包装后,装车发往山东、四川、北京等地。

丰腾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成良说,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主要从事柑橘类水果的种植和销售。由于种植过程对农残等指标管控得当,这些水果可以销售到北方的超市和大型市场,价格相对有保障。水果大量上市时,合作社还利用自有冷库对水果进行储存和错峰销售。

“有了这些条件支撑,我们对合作农户生产的砂糖橘、沃柑提供保底收购,减少了市场波动对生产的影响。”钟成良说。

罗城县委书记蓝启章表示,经过4年持续攻坚,罗城累计有8.2万人脱贫、63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发生率由28.47%降至2.21%。(完)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