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积极探索,坚持党建引领,整合盘活镇村资源,以志愿服务为基础,建阵地、聚群众、兴风尚,三步走凝聚京南榆垡力量,全面展现榆垡新国门风采。
榆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外部全景
建阵地,搭建群众活动“舞台”
位于榆垡镇空港新苑回迁小区的榆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占地4200平方米,服务范围覆盖12个拆迁村,近两万余名群众,功能涵盖综合性服务大厅、现代化图书馆、党建文化展厅、多功能场所等功能,为回迁群众组织开展了书法、绘画、音乐、舞蹈、摄影、手工等多种多样的文化生活,打造了志愿者之家、党员之家、妇女之家、职工之家、居民议事厅及人大代表之家等6个基层服务阵地,为地区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了高标准、全方位的精神家园。
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内的儿童图书室
2019年,榆垡镇结合社区创建,在新城嘉园南里、北里、椿荷墅社区,创新推出了“特色楼门”项目,以创城、党建、志愿服务、关爱、环境保护、生活安全、健康卫生教育、妇女权益等8个主题在小区单元楼门打造了近188组样式各一的文化宣传栏,引导社区楼门长、青少年主动担任日常管护志愿者,为楼门居民搭建书画诗歌多功能风采展示平台。
在让“上楼”居民文化生活日渐丰富的同时,榆垡镇同步谋划,结合34个村村庄布局与发展现状,因村制宜,分别在小黄垡村、西麻各庄村、东麻各庄村等6个村打造了全民健身、未成年人教育、孝老爱亲等各具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利用主题实践站,分别举办了未成年人夏令营、足球邀请赛、重阳团拜会等特色鲜明的文体活动。
“相约新国门 竞技新榆垡”足球邀请赛
聚民心,汇集群众志愿力量
镇级、村级阵地的建设,为榆垡镇开展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也吸引来一大批热心群众。榆垡镇根据服务需求及行业属性,重新整合镇域志愿服务力量,成立了集党员先锋、青年群众、妇女群众、“五老”、法制工作者、文化工作者、白衣天使、未成年人、社区居民、摄影爱好者等为主体的10支志愿服务队伍,共计700余人。
榆垡镇未成年人志愿服务队正式成立
2020年初,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镇域多支志愿队伍踊跃参加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在疫情防控初期,500余名蓝马甲志愿者逐门逐户“敲门行动”,全面摸排镇域内村、社区的出租房屋与外来人口,对于一些几次登门未开的,志愿者们才智过人,想出了用“看灯找人”“查阅水电”的方式,利用夜里楼下守灯、联系物业察看两天内水电表数字变化,准确摸排屋内是否有人居住。经过三天的日夜奋战,准确摸排统计出镇域现有出租房屋数与流动人口数,为后期各项防控措施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志愿者夜间开展人员信息摸排工作
看到疫情防控中白衣天使、民警等奋战在一线,无暇顾及家人时,榆垡镇近300名志愿者立刻行动,成立北京市首家代采买“包办”式“三心”服务队,服务队以“暖心、安心、放心”命名,分别为60余个居家观察家庭、白衣天使与民警家人等提供采买服务,同时,担当“流动宣传员”,将疫情防控的最新政策与形势传达到家家户户,有效避免了群众产生恐慌心理。
“三心”志愿服务队为居家观察人员代购生活用品
兴风尚,弘扬群众奉献精神
在榆垡镇求贤村,有一位50多岁的女党员蔡广新,2003年起便在附近村里打零工。因为她为人诚实,能吃苦、干活卖力气,赢得了许多老主顾和慕名而来的邀请者。蔡广新看到村里很多邻居也想找些零活补贴家用,但又得不到用工信息,于是她就搭起了一个平台,免费为姐妹们提供用工信息。
“我也没帮多少忙,就是介绍介绍门路,帮着身边的邻居找找活,增加点收入,贴补家用。”蔡广新谦虚地说。据村里介绍,因为蔡广新搭台牵线,村里100多个家庭受益,蔡广新的热心助人,赢来了村民的称赞和感谢,村里也为她的打工队起了个响亮的名字“红高粱就业服务队”。
近些年,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出现了天价彩礼、豪华丧葬、人情礼金等不良风气。为了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求贤、景家场、魏各庄等村庄主动出击,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用村规民约的方式明确了“办事标准”,如求贤村过去流水席通常是650元一桌,现在由理事会负责操办,每桌不得超过300元。来自求贤村的“大支客”梁华高兴地说,“咱求贤村的“事”越来越好办啦!过去每年二十多场的婚丧嫁娶能把人累死,挑事的还特别多,主家花钱又闹心。现在可好了,大家都不攀比了,份子钱、办事的标准也都差不多,谁也不出幺蛾子啦,大家心里都轻松。” (北京大兴区榆垡镇)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文明实践又添基地 湖南雷锋纪念馆"谭荒芳工作室"揭牌
下一篇:广东云浮:推进文化惠民工程 让文化“阳光”照进群众心田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