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百年党史,育时代新人。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引导青少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四川成都创新形式,走新更走“心”,积极拓展教育实践覆盖面,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好党的故事,上好未成年人党史学习教育的“必修课”。
锦江区启动“百名思政教师百堂党史课”活动。图片来源:锦江区文明办
党史故事我来讲
百名思政教师百堂党史课
近日,成都七中育才学校水井坊校区一场别开生面的党史课堂——《当历史发生时》,拉开锦江区“百名思政教师百堂党史课”活动序幕。主讲老师叶德元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作为主线,串联起我党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以“我是历史的经历者”“我是历史的见证人”为视角,给同学们上了一场生动有趣又振奋人心的党史课。系列活动将择优推荐优质课案录制成党史微课,遴选出不少于100节优秀课例,供全区师生共享学习。
天府新区开展“同说百年——党史故事我来讲”系列活动。图片来源:天府新区文明办
课程统一、进程统一、载体统一。天府新区各学校广泛开展“同说百年——党史故事我来讲”主题教育活动,通过讲述百年历程中涌现的英雄事迹、红色故事等,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用党的光辉历史鼓舞自己、影响他人、催人奋进。此外,各所学校每周五下午固定队会课让党史学习教育成为常态进入课堂。各基层单位还选派优秀党员,进课堂、进科室讲党史故事,将党的百年征程和丰功伟绩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呈现出来。
温江区开展“话剧+红歌”党史教育进校园活动。图片来源:温江区文明办
艺术形式回望征程
以崭新面貌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4月14日,温江区原创革命历史舞台剧《忠诚·红色恋人——渣滓洞里的温江教师夫妻》在西南财经大学附属实验中学上演,这是温江区创新党史学习教育形式,采用“话剧+红歌”,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活动,该校师生300余人参加,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好评。“这个故事是一个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故事,这个动人的革命故事通过话剧形式展现,对孩子们起到无声教育,达到滋润孩子心灵的目的。”该剧从2019年9月下旬初次登台,已演出了20余场,累计观看人数5000余人。蒲江县在全县中小学开展以“回望征程,憧憬未来”为主题的100名学生艺术作品展览活动,引导广大未成年人通过文学、歌舞、朗诵、书画、摄影、舞台剧、红歌串烧等艺术形式回望征程,以崭新的精神面貌向建党一百周年献礼。
龙泉驿区开展“我们的南泥湾”百校农耕节活动。图片来源:龙泉驿区文明办
党史学习教育融入社会实践
引导青少年体会党的艰辛与辉煌
一段历史,一场体验,一种精神,一份传承。龙泉驿区把党史学习教育贯穿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全过程,将党史教育理论阐释、情感体验、价值引导融为一体,开展“我们的南泥湾”百校农耕节活动在龙泉驿区大面中学举行的“我们的南泥湾——学党史 感党恩”主题教育活动上,学校校长、党支部书记朱素清给同学详细讲解了她在南泥湾参观的经历及感受。“如今的南泥湾与往年不一般,再不是旧模样,是陕北的好江南,鲜花开满山……”同学们在《南泥湾》的嘹亮歌声中走进田间地头,学耕作技巧,体验农耕文化,感受稼穑之艰,在辛勤劳作中体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在挥洒汗水中感受劳动创造的强大力量。
青白江区打造校内党史教育阵地,图为同学们在基地接受党史教育。图片来源:青白江区文明办
红色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
创新载体打造校内党史文化阵地
成都百年名校盐道街小学以本校独具特色的“红色体验馆”为阵地,将红色传统教育与学校教育结合,收到了十分明显的效果。红色体验馆以中国革命历程为脉络,运用5D影院技术、触控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等,充分挖掘《语文》《道德与法治》等课程中的革命传统教育元素,重构“延安精神区、攀爬雪山体验区、南湖唱颂歌区、绣红旗区、窑洞体验区”等5个革命场景及富有学校特色的红色文化数字驿站。此外,学校还开发面向小学阶段的“红色文化”课程,创编校本教材,并根据不同年段开发层次各异的红色文化课程,将学科课堂、红色体验馆进行连接、互补,分年级、分梯度以项目式方式实施红色体验课程。
作为青白江区党史教育的重要点位之一,至佳学校依托校园文化打造出“至佳先锋”党史教育阵地,向全校师生系统展示党的历程、党的大事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杰出党员事迹、红军长征主题式雕塑等。学校还邀请区委党校志愿者讲解员现场为同学们讲解,引导青少年感受革命先烈英勇战斗的氛围和爱国主义感情。此外,学校还把党史教育融入日常,学校20余名小小讲解员每周在全校分班进行党史学习,营造出全校热情学党史的良好氛围。
全市广大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新媒体平台,为广大青少年提供丰富的知识内存、多元的交流渠道,以新传播、新表达促进党史学习教育的落地。(成都文明网综合 关荣)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