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快报
赣州经开区:深入群众办实事 主动作为解难题
2021-10-12 09:16:21  来源:中国青年网

中国青年网赣州10月11日电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江西省赣州经开区蟠龙镇树牢为民意识,以群众需求为出发点,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努力把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变成群众满意的暖心事、放心事。

“小事”精准办

近段时间以来,在蟠龙镇西城广场社区,“智慧西城”线上服务平台得到辖区居民交口称赞。家住和谐小区黄永珍家中的自来水水龙头坏了,用水不方便。她在“智慧西城”线上服务平台发布了求助信息,党员志愿者随即联系维修师傅,及时帮她解决了烦心事。

“西城说事”服务站让群众话有地方说。周加相 摄

“之前有点事老往西城社区跑,现在通过‘智慧西城’不需要出门就可以在家预约办理,特别方便,社区的一些活动信息也能及时收到。”黄永珍说。西城广场社区现有常住居民2900多户,9000余人,小区流动人口多,且居住较分散,居民办事存在一定的不便。

为办好群众的各类“烦心事”,今年以来,西城广场社区党支部打造了“智慧西城”线上服务平台,社区居民可以在服务平台上“吐槽”烦心事,咨询政策服务等等。同时,西城广场社区组建以党员干部为支撑的“五色”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队通过“智慧西城”服务平台接单,精准办理社区居民遇到的各种急难愁盼事。

此外,西城广场社区还组建了由小区物业、业主委员会、西城社区组成的物业党建联建党小组,在小区内打造了“西城说事”服务站,真正做到让群众话有地方说、理有地方讲、苦有地方诉、事有人去做。经社区沟通协调,周边小区停车费较高、锦绣新天地小区加装电梯等问题陆续得到解决。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该社区已办结各类群众事项72件。

车头村整齐划一的充电桩。周加相 摄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蟠龙镇积极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形式,倾听民声、汇集民智,进一步充实完善重点民生项目清单,做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精准办好每一件“小事”、实事。

“难事”集中办

“在这里充电4个小时只要1块钱,便宜又省事。”下班后,蟠龙镇车头村村民陈惠权将电动车停放在蓝翔康居小区内的充电桩充电,新建成的充电桩快捷方便、安全省心,这是他一直以来期盼的事情。

蓝翔康居小区是车头村民新安置的小区,交房时没有充电桩,居民都是从家里拉“飞线”下来,不仅带来安全隐患,也像给新的楼房布上了“蜘蛛网”,很不美观。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车头村将小区充电桩建设列为要尽快完成的10件民生实事之一。经过多方努力,车头村委会和商家达成合作,共同在小区建设100个充电桩,彻底解决了小区充电难的问题。

老人通过“亲情连线”与在外务工的亲人视频聊天。周加相 摄

在锦绣新天地小区,业主私家车停车问题也同样得到了有效解决。锦绣新天地小区大约有2000户居民,地下停车位系开发商产权,此前,物业公司月租收费是360元,不少车主认为价格偏高,他们只好把私家车停在小区外,存在不少安全隐患。

为解决好这一“老大难”问题,西城广场社区党支部书记姜玉磊带领工作人员走访调研,统计业主车辆拥有量、了解价格期望,并多次召集小区业委会成员与物业公司协商。最终,与物业公司达成一致意见,将小区停车场月租从360元降到了288元。

“好事”全力办

8月7日,全新的蟠龙镇桃芫村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进一步改善了服务群众方式,让群众办事更舒适、更便捷。这天,桃芫村马边组村民钟礼祝和儿子特意送去了“基层好干部群众贴心人”的锦旗。

过去,钟礼祝和儿子因病致贫,村干部根据父子俩的身体情况,将他们纳入贫困户,并通过健康扶贫、低保兜底等政策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基本保障。不仅如此,村干部多方奔走,为钟礼祝的儿子解决了就业问题,他的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如今,他们住进了桃芫村安置小区里的新房,日子也越过越好。

以真情温暖人心,用行动诠释爱与关怀。这样暖心感人的画面,同样出现在蟠龙镇桃芫村新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亲情连线”工作室里。

日前,家在桃芫村牛牯坑组的黄河老两口在村干部帮助下,通过“亲情连线”和在深圳务工的儿子视频聊天,他们通过屏幕诉说着对彼此的关心和思念。目前,蟠龙镇按照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要求,在全镇1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了“亲情连线”工作室,方便留守儿童和老人联系远在他乡的亲人。

如今,蟠龙镇把党史学习教育融入为民服务中,推动一批“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乐享成果。党员干部在为民服务中彰显担当实干,真正做到服务群众有广度、有深度、有温暖,切实把实事办好,把好事办实,办到群众心坎上,让村民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周加相)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