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新闻网讯 宋福震是临沂市费县政协机关的一名军转干部,现任费县薛庄镇鑫合村第一书记。他曾被村民联名请愿留任,连续5年被选派到村担任第一书记。在他的带领下,两个省定贫困村、经济空壳村实现了美丽蝶变,成功创建省级文明村和市级美丽乡村。他先后两次被临沂市委、市政府授予优秀第一书记,并荣获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好人”、临沂市村党组织领办志愿服务队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2024年,事迹入选“厚道山东人 道德榜样在行动”线上事迹巡展。
在宋福震的心中,村民们的事情都是他心中的大事。他刚入村时,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了解村情民意,详细记录群众反映的问题,并第一时间答复落实,很快成了群众的贴心人。他时时记挂着村民们的急难愁盼:村里户户通的钱还缺一些、鑫合村的西红柿得赶紧卖出去、小富辉的病需要联系省里8家医院、张坤林的欠账还得想办法……特别是60多岁的张坤林,由于妻子重病欠下6万多元债务,生活很艰难。宋福震上门了解情况后,积极协调慈善机构,两天时间为他申请到1万元救助金,并将他列为重点关注对象。
像这样被记挂着的村民还有很多,宋福震自费为他们办理慢性病卡,帮助残疾人更换轮椅,为残疾家庭及孤困儿童申请救助资金和希望小屋,为外籍人员办理户口登记和孩子入学手续……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时常忙得忘记了吃饭。村民们都说:“宋书记真是把我们当亲人,不是在村里忙活,就是在外面给村里解决问题。男女老少没有不夸他的,大家有困难都找宋书记。”
为了让村民富起来、村子美起来,宋福震争取上级资金353万元用于村庄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协调212万元实施水库加固工程;投资110余万元安装4台变压器用于农田管网修建和灌溉系统优化,打造乡村大舞台,并新建公共卫生设施等。他注重培养村里致富带头人,成立了两家支部领办合作社、家庭农场,带领干部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大棚西红柿、葡萄等改良新品种,发展特色农业,还邀请农、林、果业及畜牧专家到村面对面讲知识、手把手教管理,并在村内设立临沂大学教学实习基地,深化产学研合作。
在他的努力下,村里成立了“金诚金银花合作社”,新建起养牛厂,搭建了电商平台,推动农业产业化、数字化发展。他还组织村两委成员清理到期合同并重新发包,为村集体增收20万元。2023年,鑫合村户户通天然气并实现了洁净取暖,村民们的幸福指数大幅提升。大家围着宋书记,纷纷竖起大拇指夸赞:“多亏了宋书记才有咱村现在的变化啊,咱山里人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邻里守望、团结互助是鑫合村的温暖底色。宋福震组建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和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他们活跃在村庄的各个角落,扫路面、培路肩、除杂草、疏通泄洪渠道,确保村庄的整洁与安全。他们关爱老人孩子,帮助菜农销售农产品,宋福震个人还资助了两名困难学生。2023年底,宋福震到村任职期满,村民们舍不得他离开,联名请求县委组织部让他继续留任。组织部经过核实,征求宋福震的个人意见。看着联名信上一个个熟悉的名字和鲜红的手印,宋福震深受感动,眼眶湿润,他坚定地说:“我绝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老乡们对我沉甸甸的信任。”
https://langya.cn/a/4032/154/1878689688060747778.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