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敬梅在汉口医院为患者分析CT结果(2月1日摄)。新华社发
新华社武汉3月18日电题:敬患如亲 暗香如梅——记火神山医院医生敬梅
黎云、贾启龙、吴浩宇
光看身板,敬梅似乎挑不起这副担子。
1米54的身高,柔弱单薄,见人就笑,很难想象敬梅是一位在上海大医院工作的“大医生”、急诊科主任。
32年军龄,从医26年,救了多少患者,敬梅已经记不清了。但来到武汉,亲眼目睹患者的恐慌、焦虑,还是让她受到前所未有的震撼。
50多岁的患者范先生整夜睡不着觉,吃了加量的安眠药也不管用,见到医生护士就会反复问:“你跟我说实话,我是不是已经不行了?”
敬梅查房,范先生又拉着她:“如果我不行了,我就不治了,我要回去。”敬梅告诉他,再过个把星期,他就可以出院了。可是范先生不信,觉得医生是安慰他。
拿着范先生的胸片,敬梅指给他看:“你的肺部状态很好,吸收恢复很不错。”范先生反驳:“我又看不懂X光片。”
敬梅想了想,又找来一张重症患者的胸片,两张对比着:“这回能看清楚了吧,你的病情真不重。”
这回,范先生不说话了,但显然放松了不少。
晚上,敬梅特意安排当班护士过去看看他睡得怎么样。护士回来说,睡得不错。
“他的病情真的不重,但他的思想负担是真的很重。”敬梅说。
科里还住着一位24岁的小伙子,敬梅管他叫“弟弟”,各种手段都用了,核酸检测却迟迟不能转阴。
“弟弟”很少说话,是个宅男,在病房就是玩游戏,不运动也不交流。别的患者见到医生护士会说“谢谢”“辛苦了”,他一次都没说过。
敬梅急,找到他的妈妈,从生活习惯到既往病史,一一询问清楚。“弟弟”不开口,敬梅就大事小事跟妈妈沟通,然后调整治疗方案,安排专家会诊,监督他吃饭,赶着他下床锻炼身体。
住院34天后,“弟弟”终于出院了。这位不爱说话的年轻人到达隔离点后,给敬梅发来一条微信,说了一句:“在此无以言表,深深感谢,愿所有医护人员平安健康。”
3月3日,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一病区医生敬梅在病区与患者交流。新华社发
但敬梅不是对谁都如此春风化雨,对56岁的患者老傅,那可不是一般的强硬。
老傅犟得很,觉得自己希望不大了,不配合治疗、不愿吸氧、不戴口罩、不吃饭……本身病情都很不稳定,这样下去肯定更糟糕,几个年轻护士都被老傅气得跑出病房。
敬梅出手了。老傅不吸氧,把吸氧管丢到一边,喊着“听天由命”,敬梅就非要给他戴上。老傅又摘下,敬梅又给他戴上。一个摘,一个戴,两个人在那里反复了5个来回。
透过防护服的面罩和护目镜,老傅看到了敬梅双目含怒,意识到自己犟不赢她,终于选择了投降,不摘了。
老傅不吃饭,敬梅就在一旁盯着,盯到他吃完为止。自己不在,敬梅就安排护士盯着,一顿都不能落下。护士一告状“老傅又不吃饭啦”,敬梅就过来“上手段”。
营养上去了,治疗跟上了,老傅的病情也就开始好转了。他逢就人说:“这个敬医生啊,一日三餐都要盯着我吃饭啊,生怕我营养不够啊。”
3月8日,火神山医院感染二科一病区医生敬梅在病区工作。新华社发(吴浩宇 摄)
都说医者仁心,敬梅心善,最见不得别人有难。
50多岁的龙先生是一名环卫工人,只会写自己的名字,还不会讲普通话,浓郁的地方口音,连说“解放军对我好”,敬梅都要靠邻床的翻译才能听明白。
每次查房,敬梅都要特意跟他多聊几句。普通话,龙先生能听懂,点头摇头来回应。龙先生说话,敬梅听不太明白,原先靠邻床翻译,后来邻床换成了一位高龄患者,没人翻译了,敬梅就打电话给龙先生的女儿。
“我用这种方式告诉我的病人,我重视他。”敬梅说。
龙先生为了省钱,入院前自己给自己理发,剃刀把头上刮得到处是伤口,有的结了痂,有的还流着血。敬梅让护士认真进行处理,防止感染。
每次离开,敬梅都要给龙先生的杯子里倒满水。
敬梅说:“每一个病人,人格都是平等的。”
就这样,范先生出院了,“弟弟”出院了,老傅出院了,龙先生也出院了。目送这些或许终生不会再见的患者一个个离开,敬梅又回到病房里继续忙碌。
夜深人静,敬梅会坐下来写病历。她写的病历,在很多同行手中传看,成为范本。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