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益
观古老民间绝活----“建瓯挑幡”第八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福建行走进湖头村
2019-12-24 15:29:26  来源:

  东南网讯(记者田燕平)5月15日,一个艳阳高照的午后,第八届全国重点网络媒体福建行走进湖头村。漫步湖头村,一处处创意布局,仿佛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给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们留下深刻印象。华声在线记者毛钦枫:“清新福建,空气不一般清新,这里的民风很纯朴,行走在宁静的村落,我能够感受到村民的满足感。

  建瓯小松湖头村是国家创建美丽乡村的试点村。湖头村位于国道旁,离县城十三公里。这里土地平坦肥沃,曾经是建瓯重要的产粮村。漫步湖头村,首先映入眼帘是村边路旁农田种植的绿菜青果,村里新旧农舍青砖白墙错落有致,小河绿水盈盈从村旁流淌 。一股春野香味扑鼻而来;一幅美丽田园画卷呈现眼前,让人充分享受到农村的自然美。这里虽没有什么特别的景观,但当人们从喧嚣的城市,来到这环境幽静的乡村,是心灵的抚慰和身心的放松。

  在湖头村,记者一行观看了一场精彩绝仑的挑幡表演。一根高十米、重二十公斤的长幡,在十几个的妇女及青年的手上,驾轻就熟地舞动着。他们时而头顶牙咬,时而手舞脚踢,时而前挑后抛,时而左旋右转,还玩起了空中抛幡、接幡的高难度动作……她们把高达十余米、重约二十公斤的长幡玩转得游刃有余、虎虎生风,记者一行心里暗暗都为他们捏了一把汗。

  这是闽北的民间绝活——建瓯挑幡。据了解,挑幡是福建闽北一带特有的民间绝活,已有三百四十多年的历史,以独有的高超技艺和热烈浓郁的乡土风韵名扬海内外。相传民族英雄郑成功当年在福建招兵买马,筹备收复台湾,建瓯城郊许多造船工匠纷纷追随征战。凯旋返乡的建瓯将士把军旗带回高挂竹竿上竞相擎持,以示纪念,久而久之便演化成“挑幡”活动,流传至今。

  挑幡表演队员中年龄最大的65岁,最小的才15岁,却个个身怀绝技。领队告诉记者说,建瓯幡在形制上与其他地方表演的中幡有很大的区别,它要求选用当地盛产的大毛竹制幡杆,尾部套上一个用竹片和彩绸制成的六角幡顶。

  据悉,建瓯挑幡表演既要力量又需技巧,而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掌握平衡,这些队员大多都是从年轻的时候开始练起,练的多了,技巧和动作自然就很娴熟,人和幡浑然成一体。其主要表演套路由“手舞东风转”、“肩扛南天松”、“脚踢西方柱”、“牙咬北海塔”等十多种招式组合而成,或肩扛口咬,或手舞脚踢,或左旋右转,或前挑后抛……动作各异,无不令人惊叹叫绝。

  近年来,南平建瓯挑幡在保留传统精华基础上进行艺术创新,采用具有建瓯乡土气息的音乐伴奏,同时大胆启用女挑幡艺人。女子挑幡由此成了这门古老民间绝活的最大亮点,她们的表演声情并茂、刚柔并济,更具艺术感染力。

  1998年,建瓯挑幡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总部列入“吉尼斯大全”,誉为“中华一绝,天下第一”。2001年,建瓯挑幡又荣获第五届中国民间艺术节表演赛金奖,现已经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编辑:萧鼎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