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公益
“超级数字场景”助力文化遗产保护 互联网公益在行动
2021-09-03 08:56:49  来源:中国网

image.png

再过几天就是“中华慈善日”,这段时间已经有不少社会力量自发组织预热,参与到各类公益行动中。年轻人正在成为互联网公益的主力军。在今年发布的《Z世代互联网公益行为报告》中指出,18~25岁的Z世代群体参与者占比已超过27%,他们的互联网公益活动活跃度更高,更善于利用碎片时间做公益。而年轻人参与公益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元,游戏作为一种他们高频接触的“超级数字场景”,正在把越来越多的年轻群体与公益连接起来,,积极参与到保护“国宝”的行动中。

故宫、敦煌以及一系列国宝IP的崛起,也许正好可以阐释当代中国年轻人生活的一些悄然变化。年轻一代正在通过周围生活场景的转换,更多的了解传统文化。

更具生机与活力的文化IP建立起了前所未有的文化感召力,中国文化的年轻认同者基数在不断增大,自信不断增强,他们愿意更主动的去拥抱传统文化,并自愿成为文化的传承者与保护者。在这一过程当中,年轻人也在一直探索与他们更为契合的文化传承保护的介质。互联网公益作为随手公益、指尖公益,形成了去中心化、人人可公益的新面貌,互联网降低了公益的门槛,使得社会化程度较低的Z世代通过网络能够更为便利的参与公益,年轻人的公益热情得以激发。

据了解,包括腾讯在内的多家互联网、文化、科技机构,很早就开始着手推动长城的实体保护和数据化采集。在过去七年中,运用最前沿的数字技术能力,持续探索长城修缮方法、数字资料采集和留存方法,未来还将联同专业机构和专家团队,打造包括“长城数字博物馆”等在内的一系列数字化场景,将这些宝贵的物质文化遗产永久保留在数字世界。

通过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投入,我们能够对历经千年的文化遗产进行物理修复;运用前沿的数字技术,我们可以对未来千年的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保护。但文化公益的目标,仅仅是修复和保护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故宫博物院院刊》中,曾有研究人员指出:文物的价值,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以及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可是,文物的考古研究、修复保护和展览展出等一系列工作实践,都与普通人的社会生活和文化生活相去甚远,相应价值便无从体现。

所以,文化公益的另一个目标,便是对文物社会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兑现。

在强调文化自信的今天,通过在文化公益领域的不断探索,无疑会随着用户、市场的进一步增长而持续加码:如何提炼文化精粹、演绎文化审美、加深文化认同,我们不但需要建立文化自信,更需要用多元化的创作手法,去演绎、弘扬中国文化,将它传播至蓝星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共同使命!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