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一小区内,志愿者、物业搬运物资。受访者供图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记者陈爱平、许晓青)4月以来,在上海战疫最吃劲的关头,上海居民正通过互帮互助,一起渡过难关。
数据显示,14日全天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3200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9872例。自3月以来的这波疫情,由奥密克戎变异毒株引起,传染性强、隐蔽性高。
这座城市的2500万人口绝大部分仍处于居家状态,特别是封控区内的家庭,日常饮食起居难免受到影响。
40岁的戴利最近成为“团长”(小区团购订单负责人),代表邻居和供应商洽谈购买食品套餐、消杀用品等事宜。尽管在供应链行业干了10多年,戴利感叹“团长”并不好做。
每天居家办公之余,戴利会接到数十通来自供应商、送货公司的电话,以及邻居询问团购进度的微信短信。团购商品的挑选,物资发货、送货时间,到货商品有破损或者货不对版需要联络售后等等问题,事无巨细,都需要他及时处理。
“实际上,居委会、物业、志愿者以及‘团长’共同努力,小区居民理解配合,才能让团购流转起来,让整个社区的需求得到总体满足。”戴利说。
上海市徐汇区一小区居民“众筹”的调节物品,供需要的邻居取用。受访者供图
戴利居住的这处位于上海市徐汇区的小区,有近1000户居民,“团长”则有近10名,分别负责蔬菜、肉禽蛋、水果、牛奶、消杀用品等物资,并形成统一的“机制”。
送到居民家的物资往往还没有终结它们的“旅程”。社区居民常常按需“以物易物”。
一大包纸巾兑换邻居的两根香蕉;一对年轻夫妇用2.5公斤面粉,换来半打可口可乐;一位独居老人,收到了居委会为他“众筹”来的青菜、胡萝卜和馒头……
上海有一名业主拿出12听可口可乐放置于自家楼栋大堂共享,却没想到,邻居们更偏爱物物交换。于是可乐的放置框内,可乐越来越少,其他物品却日渐丰富,取用可乐的邻居,又相继拿来了牛奶、护肤品等进行物资置换。
这处楼栋大堂逐渐发展成邻居们“共享”的空间,从新种下的葱,到孩子的玩具,一应俱全,仿佛一座小型“无人超市”。12听可乐的故事也成了疫情中上海社区的一段佳话。
脚踝受伤的李欣奇收到来自邻居的各类药品。受访者供图
“以物易物”也吸引了在沪外籍人士参与。居住在嘉定区的外籍女士艾薇在小区微信群里求助,希望用一些上海本地绿叶菜换土豆、洋葱、胡萝卜等自己偏爱的食物,可谓“中西交换”。
还有许多人在疫情期间接受着邻居无私的帮助。30岁的李欣奇脚踝受伤的创面感染化脓,在小区群里寻求帮助,邻居们纷纷支招,居委会也帮忙联系医院。“短短几小时,我在大家的帮助下联系上互联网医院的医生,家住19楼的医生邻居也帮我‘会诊’,居委会工作者收集到楼栋里10余家住户送来的生理盐水、消炎药。”
戴利说:“家住在城市中,人们的邻里关系往往有些疏离,但没想到在疫情之下,我们熟悉起来、团结起来,相信这能给大家增添勇气战胜疫情。”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微笑的名片”传递青春力量
下一篇:托起乡村孩子的多彩童年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