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5月31日电 题:一位骨科医生的“双奥”情缘
新华社记者李春宇、魏梦佳
作为1990年北京亚运会学生志愿者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医疗志愿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骨科医生党育是奥运赛场上的“医疗老兵”。三年前,他毫不犹疑地报名参加北京冬奥会医疗服务队。但他没有想到的是,为了保障在家门口的冬奥会,他必须学习一个新项目——雪橇。
雪橇速度快、危险系数高。位于北京冬奥会延庆赛区的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雪游龙”,全长约1.9公里,垂直落差超百米,有16个弯道。对于场馆医疗团队来说,在光滑如镜的倾斜冰面上,如何在4分钟内赶到赛道任意一个点位展开救援?这是一个全新的考验。
“在赛道上,站稳都难,更不用说跑,因此必须要学会穿‘冰爪’。我们从零开始学习,反复模拟演练,用双脚丈量出一张救援地图。为了这次任务,整个团队准备了近三年。”47岁的党育在北京冬奥会的身份是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冬奥医疗团队副医疗官。
背负约15公斤的急救包,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戴着N95口罩和防护面罩,翻墙钻洞跨栏杆,用担架把高大魁梧的伤员抬出赛道……冬季的小海陀山白天气温就在零度以下,而雪车雪橇比赛经常在晚上进行,气温经常低至零下20摄氏度,工作环境十分艰苦,但党育和他的队友们从不畏难。
“作为国内唯一一支专业的雪车雪橇医疗保障团队,我们有压力,更有决心和动力。国家雪车雪橇中心自启动运营以来,陆续举办了多项赛事和测试活动,对于医疗团队而言也是宝贵的演练机会。我们这支队伍虽然年轻,但当登上冬奥赛场的时候,也算经验丰富了。”党育说。
在北京冬奥会男子钢架雪车比赛中,中国选手闫文港摘得铜牌,这也是中国选手在冬奥会历史上获得的首枚钢架雪车奖牌。党育对此感慨万分,“这是中国冰雪运动又一历史性突破,也是我们每个‘雪游龙’医疗守护者心底的高光时刻!一个人的生命历程能与这伟大时代交汇,真是三生有幸!”
“我们无法赢得金牌,但是可以让需要帮助的人永远记住一个强大友善的中国。”这是所有参与冬奥医疗保障的北大医学人的心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北京大学8家在京医院,累计近千人次参与医疗保障。
对于党育来说,除了完成赛时的医疗保障工作,他还格外关注开幕式。在1990年北京亚运会的开幕式上,15岁的党育就在主席台对面的看台上,是背景台“组字”队伍中的一员。
“32年前,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先进的电子显示屏,一万多名中学生每个人手里拿着一个大概一米五长、一米高的本,听从统一指挥进行翻页,组成了40多幅画面,配合场地内的演出。每一名学生就是一个‘像素’,经过了反复演练,才最终呈现出精彩的开幕式背景画面。”党育回忆说。
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极具科技感的场地设计和简约浪漫的演出节目让党育感慨万分。“1990年的时候,我们一万多人组成了一个‘背景屏’。2022年,‘鸟巢’拥有一块巨型光影地屏,颜色更加绚烂,视觉冲击感也更强。这体现了国家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他说。
北京亚运会上,党育作为中学生志愿者的经历在他的心底埋下了奥运的种子。当招募2008年北京奥运会志愿者时,已经是一名主治医师的党育立即报了名,他说在家门口的奥运会不想错过,要到现场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奥运会期间,党育是北京交通大学体育馆医疗保障团队主管,接待过多国运动员。“参与赛事的服务保障能够切身体会到身处盛会的感觉,也对奥运医疗工作流程、模式等内容有了深入的了解。更体会到了跨越国界的友谊,以及团结的力量。”
从2008到2022,从主治医师到主任医师,从志愿者的蓝衣服换成医疗官的红衣服……党育的“双奥之旅”记录了他的成长,同时他也作为亲历者见证了国家赛事组织能力的提升。“作为医疗保障人员,两次奥运经历最大的不同可能就是这次冬奥会需要把较多的精力投入到疫情防控中,确保安全办赛。”党育说。
“在冬奥闭环内,除了每天要做核酸检测,我们作为医疗保障人员,每和运动员接触一次,就要换一身防护服,一天可能要换三四次,所以我们对穿脱防护服的注意事项非常熟悉,对现在参与社会面核酸筛查工作也很有帮助。”党育说。
结束了北京冬奥会各项工作后,党育3月中旬就回到了日常的工作岗位,平均每周都有10台左右的手术。党育说:“我们医院全员都进行了严格的核酸采集培训,随时做好被抽调参加核酸采集工作的准备。核酸采集工作最主要的两项内容就是采集样本和穿脱防护服,对我而言,这再熟悉不过了。”
“作为医务工作者,就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满足病人的需求。当冬奥赛事需要时,我们学习冬奥知识,全力保障赛事。当疫情出现反复时,我们也要全力为社会面疫情防控作出贡献,承担起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与使命。‘双奥’经历赋予我的不局限于医疗,也不局限于竞赛,而是面对生活的热情与坚韧不拔的毅力。”党育说。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拉拉手,温暖“星星的孩子”
下一篇:他们,用舞蹈为留守儿童打开心灵的窗户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