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都能定期收到一笔助学金,10年来从不间断。家住山东省昌邑市的女孩刘雅轩从上小学四年级开始就收到“好心人”的资助,直到她考上了大学。这名“好心人”究竟是谁?十年来,刘雅轩一直苦苦追寻。直到今年,她才偶然得知连续十年资助她的“好心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当年的小学班主任陆肖梅。
一次家访
开启10年“隐身”资助
12月2日,当记者联系到陆肖梅老师时,她刚刚下课。今年51岁的陆肖梅是昌邑市文山小学的一名英语老师,1992年从师范学校毕业后,工作已经三十多年了。
电话里,陆肖梅的声音很轻柔,略带腼腆。当记者提起她隐藏10年默默资助学生的故事时,她不停地说,这只是一件不值一提的小事。
让这件“不值一提的小事”变成人人交口称赞的“大事”的,是一封来自烟台的书信。写信的是烟台商务职业学院的大二学生刘雅轩。刘雅轩曾是陆肖梅的学生。
陆肖梅告诉记者,2011年,刘雅轩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成了她班上的学生,“当时这个孩子学习很刻苦,也很乖巧。”陆肖梅回忆说,资助刘雅轩是从她四年级开始的。
那年六一儿童节前夕,学校准备评选“学习之星”“孝悌之星”,要求学生自我推荐。当收到刘雅轩的自荐材料时,她细心地看到这个娇小的女生说,自己在家要给妈妈做饭、做家务。“现在的孩子有几个做家务的?再加上我注意到雅轩那段时间不太爱说话,我就想去她家里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正是这次家访,开启了陆肖梅长达10年的爱心资助。
陆肖梅告诉记者,当她到了刘雅轩家,才知道她的妈妈不久前查出了癌症,还是晚期。为了看病,家里已经借了不少钱,而她的爸爸也没有正式工作,家里经济情况很差。懂事的雅轩课余时间在家里做家务、照顾母亲,替家里分忧。
“我当时掏出100元钱,并决心长期资助她。”陆肖梅说,为了不伤害雅轩的自尊心,她就跟雅轩的妈妈说有个好心人想资助雅轩,并问雅轩妈妈要了一个银行账号。从此之后,每个月的21日,都会有100元打进这个账户。
不再是自己学生
依然坚持资助
“三四年级是一个学段,等上五年级后,雅轩就到别的班去了。”陆肖梅告诉记者,她实际上只教了雅轩两年时间,但之后她仍时不时去雅轩家里家访,探望她的母亲。
尽管她已不再是雅轩的老师,但资助却没有中断,从2012年开始,直到2021年雅轩考上烟台商务职业学院。10年来,陆肖梅每个月都定期打钱,除了每个月21日汇款100元外,遇到儿童节、春节这样的节日,她还会多汇二三百元钱。
10年间,雅轩小学毕业了,考上初中,又考上高中。雅轩很想知道这个素未谋面的“好心人”到底是谁。她告诉记者,那段时间,她很想辍学,是好心人的帮助,让她坚持了下来,她曾问妈妈好心人究竟是谁,妈妈告诉她,那个好心人是陆老师帮忙联系的,只有陆老师知道。
这么多年来,刘雅轩一直想找陆老师问个究竟,她隐约感觉这个“好心人”就是她认识的人,但她问不出口。“我的高考成绩不是很理想,没考上一个更好的大学。”刘雅轩一直希望等自己取得好成绩的时候,再向老师提出心中的疑问。
今年6月,刘雅轩以出色的表现,连续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学校的“三等奖学金”。获奖后,她第一个念头就是要告诉陆老师,并提出要面见默默资助了她10年的“好心人”,在她一遍遍请求下,陆老师告诉了她真相,原来那个“好心人”就是陆老师本人。
一封感谢信
揭开10年资助故事
原来,为了不让刘雅轩伤了自尊心,陆肖梅一直以丈夫的名字给雅轩妈妈提供的账号汇款。得知真相的雅轩十分感动,于是提起笔写下了一封信。
回忆起当年刚进到陆老师班里的情形,雅轩说陆老师教学很严格,但生活上对学生很关心,与其说她是班主任,不如说她是所有学生的妈妈。妈妈患病的那段时间,家里借了很多钱。妈妈失去了劳动能力,因为没钱,她穿的是亲戚家姐姐倒下来的旧衣服,顿顿吃的是自己种的大白菜,写字用的本子也是舅舅上学时剩下的。如果不是陆老师细心地发现了她的变化,又细心地去她家里家访,鼓励她、资助她,也许她就没有今天。而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陆老师更是“隐身”资助10年之久,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刘雅轩告诉记者,她现在可以照顾家里了,因为有了奖学金上学也不成问题,现在妈妈被照顾得很好,状态也不错。自己能有今天的生活和收获,都要感谢陆老师这些年来的教导与陪伴,“我知道自己不是陆老师最聪明最优秀的学生,但陆老师是我心中最好的老师,是我心中永远的陆妈妈!”
当雅轩的这封信寄到文山小学后,这个埋藏的爱心故事被学校领导得知,然后才得以被更多人知道。
文山小学校长李赐宗说,他看到刘雅轩同学的来信后,仔细读了好几遍,内心感到非常欣慰。在陆肖梅老师的资助下,刘雅轩同学学业有成,不忘师恩,倡导了社会正能量,同时他也为文山小学有这样默默奉献的好老师而感动,希望这份感动能感染更多的人。
责任编辑:李婧怡
http://gy.youth.cn/gywz/202212/t20221206_14178071.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深圳志愿者数据发布:每五人就有一位“红马甲”
下一篇:江苏南通,有一群“知心奶奶”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