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社区要有养老“明白人”
2023-01-10 08:45:43  来源: 广州日报

目前,我国65岁老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对许多人来说,如何养老成了必须要面对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养老”也成为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关注的焦点和热议话题。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魏丽娜、黄岚

建立社会监护制度

为“老有所养”提供保障

广州老年人口呈快速增长趋势,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养老需求不断呈现多样化的特征,对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的养老服务供给主要是生活照料、适老化环境、慢病管理、康养照护、心理慰藉等,老年人合法权益保障在养老服务中缺失。针对此问题,广州市政协委员欧阳智鸿建议建立社会监护制度,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开展社会监护试点工作、探索监护及监护监督规范制度、普及理念与持续社会教育等措施,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提供保障。

面对监护的问题,很多人会优先选择亲人、同事或信任的朋友作为监护人,但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比如监护人自身健康状况变化或遭遇人身意外、搬迁、担心产生争议、专业能力不足甚至监护人出现道德风险等情形,导致个人不愿意担任监护人、无法担任监护人、或监护缺位的情况。对此欧阳智鸿认为,由于各种不确定的因素导致不愿意担任监护人、无法担任监护人、或监护缺位等情况,老年人监护所托非人,或所托非愿,自身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人身与财产出现风险的情况屡见不鲜,建立社会监护制度,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在第二次老龄潮(2022—2035年)来临之际,建立社会监护及相关监护监督制度,充分鼓励与支持专业社会力量参与,填补现有养老服务体系监护制度的缺失是必要且重要的。

提案提到,建议在现行养老服务清单权益维护类别“国家监护”项下,新增“社会监护”,制定服务内容、服务对象、保障标准与服务要求,同时明确各级民政、街道居委对应社会监护管理的职能科室,探索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同时,可参考“老龄化,失独、空巢、孤寡老人,事实无人监护老人占比”等指标,作为筛选区域开展试点工作,对老年人监护需求进行调研,确定重点人员,委托社会监护机构提供监护相关咨询与服务,支持与培育专业社会监护服务机构,建立街道、居委、社工站的联席工作与监护备案机制,将监护服务纳入基层养老服务体系。

如何整合资源,完善养老服务体系?欧阳智鸿建议以人民为中心,鼓励与支持养老服务类协会及组织整合资源,依托银发科技,新增纳入监护服务板块,通过线上+线下方式,对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打通养老服务无障碍对接的“最后50米”

《广州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拓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要求。市人大代表徐嵩建议,按照常住老年人的比例,在每个社区设置养老服务“明白人”,即养老服务专岗或专员,打通养老服务无障碍对接的“最后50米”。

建议提到,广州市的养老机构以及各种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快速发展,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断更新,现有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家庭养老床位服务、养老大配餐、长者饭堂等可以给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助餐配餐、康复护理、医疗保健、日间托管、临时托养、文化娱乐等多种服务,满足了养老的多元化需求。

但是,面对养老服务新模式、新设施,很多老年人由于获取消息途径有限,对身边的养老资源不了解、不熟悉、不会选择;对于各种服务的服务对象、申请材料、办理流程、注意事项、优缺点及如何申请政府资助等无从下手,有些甚至落入养老服务诈骗的陷阱。

因此,建议在每个社区按照常住老年人的一定比例设置养老服务“明白人(养老服务专岗或专员)”,实现养老服务供需无障碍对接。

徐嵩建议,社区可以整合已有的党群服务中心等工作力量,或通过向第三方购买服务方式、政府雇员的方式,配置养老服务专岗,通过上门、电话、微信等服务方式,负责社区老年人信息登记、需求调查、巡访、开展养老服务政策宣传等相关工作,为老年人提供各类帮办服务,帮助无条件上网或无电脑操作能力的老年人网上申请需要的服务、应急突发处置等,还可以为老年人量身定制适合其自身状况的养老服务内容,精准将适合该位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送到老人身边供其选择,实现服务和需求的有效对接。

其次,老年人作为需要保护的高危人群,在当前疫情下养老服务专岗还可以负责本社区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的情况摸查,加强对空巢、独居、孤寡等特殊群体老年人上门走访、电话查访,提醒老年人加强自我防护,及时帮助患病老人紧急救助或转诊。

徐嵩表示,“养老服务专岗制度”以实现老有颐养为目标,花小钱办大事,通过提高养老服务信息的信息对称,打通养老服务对接的“最后50米”,有望有效提升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幸福感,提升政府和社会资源配置效率。

建立独居老人居家养老医疗急救服务体系

广州市人大代表、广州东湖酒家董事长黄增怿表示,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突发意外急救渠道单一,需整合多种社会力量。目前,120急救是独居老人居家养老突发意外的唯一急救渠道。智慧养老平台、公益慈善组织、社工、小区物业、社区居家养老互助团、志愿者等社会力量,基本都独立于120急救网络系统,目前缺乏有效对接。

黄增怿表示,局域性居家养老急救医疗服务体系连接独居老人家庭、小区物业和社区急救中心(在社区服务机构领导下,由基层医疗机构负责)、附近大型医院,统筹各相关部门机构,形成局域急救网络系统,实现居家、基层急救中心与大型医院的有效衔接,社区基层急救中心提供全天候24小时即时应答服务,为居家养老老人突发应急时提供精准、高效急救服务。其中,建立独居老人(社区)急救网络系统,提升院前急救能力:有急救需求的独居老人提出申请,独居老人随身携带便携式智能呼叫仪,一旦突发意外,可通过智能呼叫仪紧急联系小区物业和社区急救中心。小区物业和志愿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快速到达现场,为后续专业急救开辟通道;社区急救中心接到急救电话,获取老人的定位信息,可快速做出响应,立即采取措施,必要时进行现场急救处理,视老人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转送至附近大型医院做进一步救治。(广州日报)

责任编辑:李婧怡

http://gy.youth.cn/gywz/202301/t20230109_14245792.htm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