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英烈不仅是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也是保护民族情感与社会信仰的应有之义。
从检察实践来看,侵犯英雄烈士人格利益的公益诉讼案件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案件类型集中,以名誉荣誉侵权为主,侮辱、诽谤类案件占比最高;多数案件涉及通过网络言论、出版物、短视频等方式歪曲英烈事迹、丑化英烈形象或否定英烈精神;也有部分案件涉及未经授权使用英烈姓名、肖像从事商业活动;还有一些案件以“学术讨论”“还原真相”为名,实则传播虚假历史信息,损害英烈群体形象。
网络成为侵权主要场景,90%以上案件涉及互联网。侵权信息多发布于各类型网络平台,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也导致存在侵权行为实施地与侵权结果发生地存在分离情形。此外,此类案件隐蔽性强、取证复杂,侵权人常使用隐喻、戏谑、剪辑视频等方式规避监管,需通过电子存证、IP追踪、区块链存证等技术手段固定证据。
侵权主体多元化,存在个人、企业、网络平台等不同主体的侵权行为,如多数为网民个人发表不当言论,部分系商业机构为营销目的滥用英烈形象或姓名,还存在网络平台因未履行审核义务,导致侵权信息传播等情形。
检察机关着力构建“刑事打击+民事追责+行政监督+社会预防”的立体化保护体系,通过持续履职,实现了从个别保护到系统治理、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防的深刻转变,使尊崇英烈成为全社会的法治共识,有效维护了英烈尊严和社会公共利益,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有力司法保障。
针对侵犯英烈权益案件,通过民事公益诉讼依法追究侵权人责任,诉请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偿损失;针对行政机关履职不到位导致英烈利益受损的情形,通过行政公益诉讼督促行政机关履职,督促相关部门修缮烈士纪念设施等;针对涉嫌犯罪的侮辱英烈行为,在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提起民事公益诉讼,实现“刑事打击+民事追责”双重震慑。
下一步,针对侵犯英烈权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检察机关将发现一起办理一起,坚决捍卫英烈尊严,通过高质效办案推动全社会形成尊崇英烈、捍卫英烈、学习英烈的良好氛围。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检察机关也将加大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力度,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加强对抗战英雄遗址、烈士纪念墓等抗战文物的保护利用。
(作者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
http://society.people.com.cn/n1/2025/0403/c1008-40452679.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确保群众诉求依法办!中央政法委专门部署这项工作
下一篇:最后一页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