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6月1日起实施
2019-12-24 15:29:33  来源:

  中国网5月31日讯 今年6月1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以下简称“非遗条例”)将正式实施,一系列关于非遗保护的组合拳将打出。在北京市第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最后一场新闻发布会上,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办、市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体办、市文化和旅游局、西城区等单位主要负责人分别介绍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的立法过程和本市非遗保护的经验做法。

  325家保护单位有了正式身份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核心。而以往,一个非遗项目只能有一个代表性传承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集体项目的传承推广。此次非遗条例打破了僵局,首次明确规定团体也可以作为传承人,目前全市325家项目保护单位因此首次获得了“传承人”身份,意义深远。对积极履行项目保护职责的企事业单位,也将给予资金支持。

  即将实施的非遗条例还从多方面解决传承人当下面临的一些困难。比如,本市将利用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工业遗址等,为代表性项目的保存、研究、宣传、展示、交流等提供场所。

  值得一提的是,非遗传承的方式也不再是传统的收徒传艺模式。本市将通过现代教育体系拓展传承方式,比如在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间的贯通培养项目中增加非遗相关专业。这些专业还将按照相关规定享受学费减免等优惠政策。

  非遗保护将有政策组合拳

  北京市第十五届十五届人代会二次会议期间,众多代表就“非遗条例(草案)”展开了热烈讨论,普遍认为非遗条例占位高远、亮点纷呈、特色鲜明。与此同时代表们还期待非遗条例“落地生花”,有更详细的实施细则。

  北京市教委将在全市91所大学、1630所中小学广泛开展非遗教育;市商务局将落实《关于推动北京老字号传承发展的若干意见》;市民族事务局将广泛开展龙舟、风筝、空竹、冰蹴球等各级各类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市体育局将大力推广太极拳、围棋、象棋等传统体育项目;市知识产权局将帮助内联升、一得阁等更多的老字号企业做好知识产权创新的保护;市人力和社保局将依托技工院校开展以燕京八绝为代表的传统工艺人才培养工作;市国资委将加大对系统非遗保护工作的监管力度,推动红星、王致和、三元梅园等企业做好非遗技艺创新与成果转化等。

  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还将发挥“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优势,鼓励依托京味十足的传统工艺,设计推出适销对路的旅游商品;对体现首都文化内涵、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美术精品和体现北京特有饮食文化的老字号食品等,优先推荐认证为“北京礼物”。

  培养中青年骨干为传承破困

  我国自2004年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遗公约》,2011年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至今已在非遗保护方面取得巨大成绩,然而仍有许多项目在师带徒过程中面临“招不来、留不住、传不下”的困局。

  据了解,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以传承人群中的中青年骨干为培养重点,实施国家和北京市两级“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这项工作自2016年已悄然展开,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央美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北京服装学院、北京城市学院、北京市工美高级技工学校8所院校受市文化和旅游局委托,已举办了京津冀戏曲传承人群研修班、京津冀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培训班、“燕京八绝”研修班等近30个研修和培训班,为全国各地800余传承人拓眼界、增学养,在“扶智”的同时“扶志”。今年,培训力度和范围将进一步提高,不仅要引入天津曲艺资源帮助北京地区曲艺人才培养,也将支持设立“北京非遗人才创新发展联盟”,为全国非遗传承人才提供融入首都文化发展的机会和渠道。

  此外,北京文化艺术基金还投入7500多万元支持社会企事业单位和社团开展了92项涉及非遗传承发展的项目。

  (伍策 楠雪)

编辑:萧鼎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