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四川发布十条“非遗之旅”路线:非遗进入游客“菜单”
到四川省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体验羌年、羌绣,在甘孜州康定市“跑马溜溜的山上”参加跑马转山会,在蜀道沿线深度体验三国蜀汉文化……5月28日,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四川省将非遗融入旅游线路和旅游产品,发布了10条“非遗之旅”路线。
怎样让非遗走进千家万户,进入游客的“菜单”?四川省尝试了非遗和旅游的深度融合。
据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二级巡视员、非遗处处长林彤介绍,四川以非遗传习所、非遗体验区和非遗体验基地为载体,将四川的非遗元素与旅游线路融合,通过产品设计、线路策划,推出了10个非遗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非遗之旅”。
其中,“藏羌环线非遗之旅”依托“九寨沟环线”经典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深度体验藏羌年、羌绣、羌族羊皮鼓舞等羌民族非遗项目的独特魅力;通过“香格里拉非遗之旅”可以体验木雅藏戏、理塘锅庄、康定“四月八”跑马转山会等康巴非遗项目神奇之处;在“蜀道三国非遗之旅”线路上,重点非遗项目数不胜数,包括金钱板、嘉陵江中游船工号子、广汉保保节、麻柳刺绣、阆中春节习俗等别有风味。此外,精心设置的“古蜀名镇非遗之旅”“川北巴山非遗之旅”“川江沿线非遗之旅”“青城峨眉非遗之旅”“年画体验之旅”和“竹艺体验之旅”等将全面为游客提供中华传统美学体验。
通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文化可以更加富有活力,旅游也会更加富有魅力。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赵红川看来,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一方面可借力旅游线路和知名景区丰富的游客资源,宣传四川特色非遗保护项目,另一方面也提升了四川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旅游价值。据称,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即将联合旅行社等机构,策划推出非遗技艺的体验、研学、互动项目,丰富游客的文化体验。
近年来,四川省相继出台了《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施意见》《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实施方案》《四川省传统工艺振兴实施计划》等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初步构建起具有四川特色的非遗保护工作新格局。
在大力推动非遗融入文旅发展方面,四川保护和利用各地特色非遗资源发展文化旅游业,打造了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道明镇竹艺村、四川省德阳市绵竹年画村等以刺绣、年画、竹编、陶艺等为主要特色的传统乡镇和传统村落,开展了非遗小镇、非遗特色乡村的建设试点工作。为增强地方旅游吸引力,四川鼓励各地挖掘民俗和传统节庆文化内涵,推动传统节日复兴,实现了“自贡灯会”“彝族火把节”“羌年”等非遗项目在全球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成为当地文旅融合的典范。
在文旅融合的大环境下,非遗能给地方旅游品牌加分,形成发展的新优势。近年来,四川进一步加强了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建设工作。为保证传承队伍的持续扩大,四川大力实施代表性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加大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培训力度,2016年以来,共举办各种研培班25期,培训传承人1000余人,并在全国率先实施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程,对所有65岁以上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进行抢救性记录。(驻四川记者 王雪娟)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