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夜经济成为城市“软实力”
2019-12-24 15:30:03  来源:

  【现象】最近,在各地出台的新一轮促消费政策中,“培育夜经济”一词频频出现。北京、上海、天津、重庆等城市纷纷推出举措,提出要建立夜间经济示范街、地标型夜市。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小长假,夜间消费金额占全天的29.92%。总体看,我国夜间经济已由早期的灯光夜市转变为包括“食、游、购、娱、体、展、演”等在内的多元夜间消费市场。

  【点评】城市的夜幕下,蕴藏着一片巨大的、有包容性的消费场景:夜间经济。

  夜生活古已有之,但“夜间经济”一词历史并不长。这一经济学概念自20世纪70年代诞生之际起,就有着鲜明的拉动内需、促进消费等导向。如今,它更成为衡量城市繁荣、生活舒适度与便利度的重要指标之一。2017年,上海地铁线逢周末、节假日前最后一个工作日延长运营1小时,就引发不少讨论:多出来1小时,将为上海“夜间经济”带来哪些变化?

  夜经济带来的一个典型变化,就是“深夜食堂”的兴起。统计显示,2018年国内夜间餐饮消费额较上年增长47%。究其原因,与人们作息整体推后不无关系。有调查显示,上海双职工家庭7点后才能吃上晚餐者达到近42%,这意味着餐饮、休闲、娱乐都要推迟,催生更多“夜猫子”,也推动了城市消费格局的变迁。尤其是当80后、90后年轻人成为消费主力军,他们对夜市、夜场电影等有着更强烈需求。24小时便利店,是租房时的重要参考;24小时不打烊书店,也是年轻人晚上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新生事物,推动消费时空悄然变化。

  夜经济,是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标。有研究者发现,全国夜间经济消费东西差异明显,北京与东南沿海最活跃。这对于忙着引才的各地,或许也构成启示:既然年轻人喜欢夜经济,那么打造更有吸引力的城市夜经济,培育更适合年轻人居住的休闲环境,也能成为一种“软实力”。当然,点亮城市的灯光,更要做强夜经济的产业基础,这是因为,夜经济的繁荣说到底是以第三产业的发达为支撑的。因此,我们既需要在城市发展中积极引导,也要给予各种业态充分的生长空间。

  夜经济,也需要城市治理升级。比如,公共交通的运营时刻与便利程度直接影响人们的夜间出行。不论是消费者,还是餐饮、休闲领域的服务人员,都仰赖便利的公共交通。如果他们都不得不赶着时间回家,夜经济便无从谈起,这是需要十分注意的一个细节。除此之外,治安状况和停车便利程度等,也都是提升夜经济品质的必需品。最近,上海借鉴国际经验,建立了“夜间区长”和“夜生活首席执行官”制度,这意味着夜经济的城市竞争,正进一步拓展到治理层面。

  一方面,夜经济需求比想象的更旺盛,增长潜力十分巨大;另一方面,诸多有价值的商业与文化资源,还有待激发。在餐饮消费、购物消费与城市灯光秀之外,如何给消费者创造更加多元、差异的夜间消费场景,或将成为城市竞争的一条新赛道。

编辑:萧鼎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