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红色旅游,如何实力“圈粉”?
2019-12-24 15:30:25  来源:

  原标题:红色旅游,如何实力“圈粉”?

  大型椰海青春实景影画·红色娘子军的演出场景。本报记者 武威 摄

  临高角。 本报记者 王凯 摄

  母瑞山革命根据地纪念园。 本报记者 张杰 摄

  去定安母瑞山聆听七旬讲解员王学广的生动讲述,去三亚看一场震撼人心的《红色娘子军》演出,在陵水坡村体验当年的革命情怀……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省红色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海南丰富的旅游资源中,不能忘记那一束跳跃的火红:23年红旗不倒、红色娘子军、海南岛解放……海南拥有庞大的游客数量,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如何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再开发、再利用,进一步拓展旅游消费空间,值得探讨。

  “圈粉”的红色之旅

  6月30日,在琼海市潭门镇的中国(海南)南海博物馆内,一场“蓝色疆土——百人红歌快闪秀”惊艳亮相。由革命先烈后代家属代表和海口市群众艺术馆声乐班学员们组成的“红色快闪族”汇聚在博物馆大厅,演绎动人心弦的《我和我的祖国》《歌唱祖国》等红歌。

  当熟悉的经典歌曲唱响,在馆内参观的游客脸上既是惊喜,又是激动,纷纷参与到演唱中,还有不少游客拿出手机,记录下这难得的一刻。“一首首激情澎湃的红歌,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弘扬爱国精神,勇挑使命担当。”见证了这一场面的海南森林客栈品牌创始人冯清雄激动地说。

  这场“圈粉”的快闪秀是琼海市 “重走革命路·初心永铭记”红色之旅系列活动之一。活动启动以来,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关注,很快就有人自愿报名参与活动。在为期两天一晚的红色之旅活动中,参团成员参观了2019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美丽乡村会客厅——沙美村”感受琼海的南国田园风光,前往打响琼崖武装总暴动第一枪的椰子寨参观,聆听冯白驹将军长女冯尔超、庄田将军女儿庄祝霞等红军后代们讲述琼崖纵队的故事,重温红色激情岁月……

  “这次红色之旅不仅令人感受到琼海自然风光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体验独特的人文风俗,还能激发出‘南海,我的祖宗海’的爱国主义情怀,收获巨大。”全程参与“红色之旅”系列活动的琼崖纵队子弟文工团团长黄雄说。

  红色旅游走向升级版

  琼海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和自然清新的田园风光有机结合,创新“蓝色疆土+红色精神”为思路规划游览路线,通过富有创新性与互动性的活动形式,激发游客爱国主义情怀,让人们看到了升级版的红色旅游。

  “传统观念认为红色旅游只是参观游览革命和战争时期的纪念地、标志物。事实上,随着时代更迭、文化融合,红色文化涵义越来越丰富,展现出极强的文化包容性。从红色精神外延,能够充分显示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都可以归于红色文化的范畴。”省旅游发展研究会会长王健生告诉海南日报记者,除了23年红旗不倒、红色娘子军、解放海南岛外,我省还有守护祖宗海的潭门故事、无私奉献的西岛女民兵、展现科技力量的航天发射、进行主场外交的博鳌亚洲论坛等丰富的红色旅游题材。

  得益于海南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我省红色旅游逐渐形成“红+绿”“红+蓝”等模式,出现一批复合型红色旅游产品。与此同时,像《红色娘子军》演出等以多元化手段呈现的红色文化,也将单一的参观游览变成符合游客消费需求的新产品。

  “红色旅游的内容和形式与时俱进,才更易被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王健生说。

  打响红色旅游品牌

  数据显示,2018年国内红色旅游主要游客群年龄层从“60后”“70后”向“80后”“90后”“00后”转移。2018年红色旅游的游客群中“00后”占5%、“90后”占8%、“80后”占24.9%,红色景区已成为受青年青睐的了解历史、涵养精神的旅游选择。途牛旅游网对外发布《2018年度红色旅游消费报告》也显示,随着父母带孩子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情况越来越多,青少年出游比例也在持续提升,较去年同比增长7个百分点,感受历史、感悟时代变迁成为他们出游的主要目的。

  在王健生看来,随着游客年龄逐渐年轻化,在旅游消费升级的背景下,红色旅游产品更应深挖红色题材、创新红色产品。“海南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十分丰富,红色旅游与休闲游、海洋游、文化游相结合,才更加符合消费者的需求。”王健生认为,在亲子游、研学游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的海南,把红色旅游融入到亲子游产品和研学游产品中,不仅能够丰富其内涵,也能打响海南红色旅游品牌。

  海南海童会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创始人、全国研学协会联盟副秘书长银又也有着相同的想法。“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背景下,国情教育主题研学将会是今年秋季研学热捧主题。”银又说。(赵优)

编辑:萧鼎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