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20年逐梦社工路,深耕精神康复精专领域服务 记2019年度深圳市十佳优秀社工张雅楠
险些与梦想擦肩,辗转追逐梦的影子
2001年夏天,一张被家人“收起来”的录取通知书几经波折终于交到张雅楠手中,那是来自湖南省长沙民政学院社会工作系的入学通知书。在那个几乎没人听过“社工”这个职业的年代,张雅楠说服了家人,如愿地成为了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大学生。
张雅楠毕业那年,社会工作尚未在内地兴起,于是她怀揣着梦想一边工作一边等待,直到2012年7月在慈展会做义工的她,偶然发现了“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的展厅。半个月后,这个曾经在企业里常月入过万的“业务达人”,变身成为了一个月薪不足4千的社区服务中心副主任。然而,她的内心却是平静又雀跃的。
之后的5年里,张雅楠将大量的时间用于社会工作的学习和实践,这其中对她影响最深的就是社区中各类特殊领域的个案,有吸毒伴发精神障碍但坚强的单亲妈妈,有误入歧途但心怀阳光的辍学少年,也有从接案到去世持续跟进3年的独居老人……每一次深入接触,每完成一个让她“刻骨铭心”的案例,都让张雅楠更加确定了要做精专领域社工服务的想法。
从社区到精专,打造精神康复领域品牌项目
2016年,张雅楠来到了深圳市南山区惠民综合服务社,在这里她感受到了更浓郁的专业气息,接触到了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融入到了一个始终以“助残扶弱,融社惠民”为使命的集体中,从此她一头钻进了精神康复领域的专业实践和探索中,同时也开始进行更多的项目探索及知识经验的提炼和输出。
基于对社区的熟悉和对精神康复群体生存状态及服务情况的调研,以及在该领域3年多的经验和探索,张雅楠意识到,对于很多长期居家、甚少离开社区的精神障碍者和家属而言,“精神康复”这件除了按时服药以外特别重要的事儿,有时候却是那么陌生和遥远。于是,她研发了“复能者俱乐部——社区精神康复柏人计划”,希望能够验证“关于‘精神康复服务’在社区进行项目化运作的想法和可行性”,该项目通过层层选拔,最终被列为2019年市委政法委重点培育项目。
开展热线服务
一年中,张雅楠带领项目组的伙伴对以塘朗社区为主的30位精神障碍者家庭提供了追踪式服务,且将更多的精力集中于贯穿的、循序渐进的专业康复训练服务,不仅取得了明显的服务成效,也更加确定了精准康复的意义所在。
收获专业成果,积极拓展国际影响力
2019年8月,惠民《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实务操作手册》正式出版,作为惠民专业服务团队的核心成员之一,张雅楠既是项目副组长又是主要执笔人之一,面对这本凝结了惠民十年精神康复领域服务经验和小伙伴们耗时整整一年的劳动成果,张雅楠感到自己心中充满了感动,同时又深深地为因团队努力而收获的“硕果”而骄傲着。
2019年9月,印度班加罗尔,在第25届亚太区域社会工作联合会议的“健康与幸福”分论坛上,张雅楠受邀向国际同行就“柏人计划”的实践和成效进行了分享,得到了国际同行业对中国深圳精神康复社会工作专业实务探索的高度认可。
疫情期间,张雅楠多次探望独居失能康复者
驰援武汉,研发公开课助力精专领域实务开展
2020年初,在武汉大规模爆发疫情期间,张雅楠积极参与了“京鄂I will联合志愿行动”,在驰援武汉线上服务中,她共提供专业志愿者服务123小时。驰援武汉志愿服务项目结束后,3月18日,她又加入了I will海外志愿服务,为身在海外的华人和留学生提供线上志愿服务。
为了让更多人及时关注疫情期间精神障碍群体的服务需求,并向有需要的伙伴分享有效的实战经验,张雅楠于2020年2月上旬完成了《战“疫”当下,精神康复群体服务社工可以这样做》公益课程的研发,并于2月20日晚8点在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美好社区计划”平台线上直播,至今已有近2000人参与了课程学习。
随后,张雅楠又陆续研发了《战疫线上服务的道与术》、《持续疫情状态下,精神康复服务可行策略》等公益课程,分别在中社联“美好社区计划”及深圳社工学院“云课堂”线上直播,近2500人参与了课程学习。
在线讲授《战疫当下 精神障碍群体服务社工可以这样做》公益课程
疫情当下,用专业服务守护那群“特别的人”
在新冠疫情期间,张雅楠带领团队通过“主动筛查、定期跟进、心理热线、线上康复小组”等一系列及时、有序的举措和专业的工作方法,介入了130余名精神康复会员的居家抗疫生活,协助他们有效地保持了病情的稳定。
康复者KK在疫情期间出现了明显的不适感,包括消化功能紊乱、呼吸补偿、家庭冲突等多重问题出现,“自杀”量表风险等级达到2级。经评估分析,张雅楠为其制定了紧急介入计划,同时在中心启动“1+N”疫情期间紧急个案跟进模式。经过近1周的密切跟进和近半个月的调试,KK的状态稳定下来并发生了积极的转变,同时能够认真执行康复训练计划,坚持运动打卡、规律作息、分担家务、积极参加线上活动等,重新恢复了往日的活力。
在2019年度深圳社会工作行业评优活动中,张雅楠以优异的成绩当选全市“十佳社工”,对她而言,这份荣誉不仅代表了过去的成就,而是对未来社工之路的激励,她说:“生活从不亏欠努力的人,梦想从不辜负坚持的人。过去的每一分耕耘和努力,都会为将来的收获洒下种子。身为深圳社工的一员,我深感骄傲,也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在精神健康领域继续深耕,做一颗平凡的种子,践行一名专业社会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