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巷子里”藏着暖心秘密 成都“社区友好空间”提升服务温度
2020-06-09 09:09:00  来源:成都文明网

为服务残障人士,“巷子里”的扶手贯穿整个空间

“巷子里”为社区居民带来了更多休憩、放松的空间

有大树可以乘凉,也能享受通透的阳光,点一杯带着夏日味道的咖啡,感受岁月静好的时光……在四川成都玉林三巷尽头,静静矗立着一座透明的玻璃房子,现代感十足的线条,白色的弧形顶篷,木头架子,落地门窗,在一众青灰色的老旧院落中,格外亮眼,又无比和谐。“这是一个自然的、干净的空间。”周末,市民张敏和朋友专门相约来到这里打卡,把对它的喜爱拍成了照片、视频发在了朋友圈。

这不是一间网红店,这是成都武侯区玉林街道为社区残障人士设计的友好空间——“巷子里”。既为居民提供了休憩的“新场所”,同时也作为“残障社区友好空间”存在于玉林巷子深处,一眼便能让人感受到玉林社区中的时尚气息。

玻璃房子+咖啡

这是个颜值与功能俱佳的空间

近日,一间不知名的透明玻璃房子“火”了。“这里不仅像它的名字——‘巷子里’一样接地气,还充满了艺术性,简直是市井烟火气和时尚的完美结合,我太喜欢这里了。”方芳是一名绘画老师,当天她和朋友来这里拍照打卡的同时,还逛了“巷子里”的小展,玩得十分尽兴。

从上午10点到晚上10点,咖啡师田聪守候在这里,为来打卡的市民和附近的居民做咖啡。田聪告诉记者,“巷子里”是一个开放型的空间,每天下午是一天人流的高峰时段,最多的时候一下午他需要制作100多杯咖啡。

“大家来到这里,拍照喝咖啡聊天,这里成为一个交流与孵化的窗口,许多人将更多开放性的有趣故事都带到这里。”玉林东路社区书记杨金慧认为,老年人、青年人、儿童都能在这个兼具包容性与实用性的场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个透明房子,白色的弧形顶篷与原木色的空间外貌散发着新的气息,为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更多休憩、放松的“魔力”。住在周边的居民,无论是小孩还是老人,都能在这里稍坐片刻,感受生活的“温度”。

“巷子里”所在的地方,是玉林街道玉东社区的活动中心,玻璃房子对面有玉东社区群团工作站、睦林科普园、心理健康辅导站、助老理发屋,旁边有个广场,里面有个亭子。自从“巷子里”修好,在对面办完事的居民,就会来到这个颜值与功能俱佳的空间里打卡拍照,在亭子里下棋的大爷们索性把棋盘搬到了玻璃房子外面的凳子上,三五成群地,讲着车走直路炮隔山的绝技。

定制通道+盲文

为残障人士提供有温度的服务

“巷子里”从矢量图到落地成形,90后设计师张唐功不可没。两年前,张唐在报纸上看到有社区在招聘社区规划师,她抱着尝试的心态敲开了社区的大门,再后来,接手了这个项目。但没想到,刚获得新任务的她一片茫然,“没有一个明确的任务书,做什么?”带着问号,张唐开始和小伙伴漫步在玉林的街头巷尾。找人、提问、听故事成了工作的最大主题。

首先讲故事的人是小黄。他喜欢的女孩有着严重的听觉和语言障碍,一开始女孩的自怯和闪躲,让他没有太多的机会能上前交流。直到他慢慢接触手语,花了四个月的时间,能简单地操作手语,小黄就用这样的方式去跟女孩沟通。后来张唐又碰到了从北京回成都的刘女士,她妈妈是一位情绪病人,“我到现在还没有结婚,主要是想多陪陪妈妈,不打算再回北京了。”还有一位接近40岁的苟师傅,他是一位双向情感障碍者,苟师傅是一个不善言辞的人,但他很想和自己认为的正常人聊天。

这一个个真实的故事,让张唐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巷子里”这个空间更多承担着一个让残障人士信赖的角色:在这里不需要“侧目”,不需要“同情”,需要理解和尊重,需要找到合适的方式与他们相处,让善意、友好和热情在这段关系中拥有合适的位置。

最终,“巷子里”的里里外外都充满着不容易被发现的小秘密:从功能的划分上,吧台、信息墙、展厅、长桌区、户外花园、户外长椅平台等区域自然衔接;入口处有便于轮椅进入的适当坡度;采用平行滑动开关模式的玻璃门,可供轮椅通过的1.2米宽过道;更具安全性的软木板材质信息墙、可调节高度的吧台、可承受轮椅摩擦的耐磨木地板、贯穿整个空间的扶手,还有盲文、具有方向性和易读性的标识设计,以便残障人士进行正常的交流活动……这一切都是“无声”的。在这个空间内,看不到任何显眼的导视,一切功能上的便捷与关爱只通过“细无声”的设计默默彰显。(图/文 成都日报)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