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4日,株洲市种子社会工作服务与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苑芳乐带领机构办同工伍丽、周晓玲,驱车前往位于浙江杭州的花开岭慈善基地,参加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浙江省青螺公益服务中心主办,花开岭慈善基地承办的“2021梧桐强壮计划”学员班第一期学习,通过与来自全国各地40多个公益组织的交流和共创,碰撞出新的思路和火花。
学习——提升自我的基本途径
各公益组织的分享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分享自己机构的品牌项目,二是分享机构的建设与发展经验,三是提出团队现阶段在项目和机构发展方面存在的困难,并寻找解决方案,大北老师、邓飞老师、杨振波老师针对各团队面临的困境提供锦囊妙计。大北老师在指导“如何做好一个项目”时指出:从项目本身来说,项目的设计应该以问题需求为导向,项目目标应该做到精细化,项目成效应该关注对象的改变和社会成效等。
创造——预知未来的最好方式
在学习现场,苑理事长代表机构做了“实践出真知”的专题分享,介绍了机构三年来的发展经验和人才培养路径,同时着重分享了湖南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与运营,鼓励各公益组织在政策引领下,积极参与,主动作为。种子社工作为承接湖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运营工作的先行者之一,愿意将自身摸索出来的经验进行输出,积极支持全国各地有需求的社会组织,共同推动各地乡镇(街道)社工站的建设与发展。
此外,莅临现场的培训班学员共同在花开岭种下了一棵李子树,从树种的搬运、入土培植、浇水围栏都由学员齐力完成,这棵李子树寄托着全体学员对未来的美好祝愿。也寓意着社会组织的抱团取暖,协同共创,共同让使命开花结果,开创公益更美好的未来。
担当——社会组织品牌项目与乡村振兴
邓飞老师、大北老师、杨老师共同对现场分享的十几个项目进行了梳理点评,在引导解决公益团队如何打造品牌项目的问题时,邓飞老师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来直击痛点,例如梳理“以农村留守儿童项目为切入点的乡村振兴项目”时,他指出:留守儿童是基本盘,是核心;爱心企业是支持力量;家庭农场的整合搭建城乡孩子的交流互动;社会组织和家庭农场主互联互促的生态圈思路,能够为切实解决项目执行中支持力量薄弱、可持续性和可实施性不足的问题提供指导思路。
乡村振兴是“十四五”时期的重头戏,社会组织应该主动担当,助力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成果的有效衔接,拓宽发展思路,打造自身品牌项目时,应充分考虑时代发展需求,真正打磨出符合发展规律、满足人民需求、提升服务对象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好项目。
温度——社会组织的生存土壤
用企业的管理来规范运作,用有爱的态度来设计项目,用生命影响生命,也用爱心丈量世界。社会组织应该肩负起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重担,只有坚持做服务大众的事情,做有温度的社会组织,才能走近群众、走进群众,才能够在中国的每一寸土地开枝散叶,将公益的温度传递给每个人,最终让公益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此次学习,也是种子社工的又一次自我成长,如何将已有经验输出,如何更好地参与乡村振兴,种子社工将积极探索,主动躬身入局,发展圆满自身的同时,也尽力协同更多的社会组织和公益同仁共创美好。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