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
济南市槐荫区:暑期托管点亮孩子缤纷假期
2022-08-03 10:33:54  来源: 人民网-山东频道

自7月7日以来,济南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进入暑假时间,孩子们迎来了最盼望的假期时光,家长们多有“看护难”“没时间”等问题。为了解决家长们的燃眉之急,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快乐的暑假,槐荫区凝聚各方力量、优化资源配置,在辖区内8个社区打造“济南市青少年宫社区服务站”,面向槐荫区有服务需求的小学在籍学生,送上暑期的爱心帮助。

“把孩子丢下就走啦!”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刚一走进振兴街街道阳光新城第四社区的社区服务站,便隐隐约约传来一阵朗朗的 读书声。循着稚嫩清脆的童音来到教室,原来是孩子们正在老师的带领下,手捧课本,认真地进行着经典诵读。

这是阳四社区面向社区青少年儿童开展的暑期公益托管班。在青少年宫驻派老师、居民和志愿者等多方力量的集合下,阳四社区的暑期托管班顺利开办,既解决了家长们的后顾之忧,也为学生们度过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提供了保障。

据社区书记李惠介绍,孩子们在暑期托管班的活动非常丰富。除了常规的诵读、写作业外,还为孩子们安排了形体礼仪、急救知识、科学科普等多种多样的课程,教授课程的老师多为社区居民。同时,服务站还设有阅览室、绘本角、多媒体教室等多元化场所供孩子们使用。闲暇时光,他们三五成群,或是阅读自己喜欢的书,或是欣赏电影,还能和小伙伴一起玩益智卡牌游戏。

采访当天,恰逢孩子们上口腔卫生科普课。“小朋友们,我有两个身份哦!我既是老师,也是大家的邻居。”课程刚开始,身为口腔医生同时也是阳四社区居民的孙艳芸微笑着向孩子们介绍自己,用亲切的声音拉近了自己和孩子的距离。孩子们身穿白大褂,摇身一变成为小牙医,在笑声和欢乐中学习了口腔知识。

孩子们学得开心,玩得尽兴,更高兴的是家长们。市民李先生的女儿也是暑期托管班的一员,今年上四年级,当天早上正遇上他送女儿来托管班:“暑期托管班减轻了我们双职工家庭的压力,并且把孩子放在这里也放心。她在这既能高效地完成作业,还有伙伴的陪伴。希望寒假托管班能继续办下去,每年都能有这种机会参加。”在对托管班表示肯定的同时,李先生对托管班未来的发展也充满了期待。

暑期公益托管是解决家长“假期看管难”问题的创新举措,也是加强教育关爱、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有益探索。“家长们把孩子丢在这儿就不管啦!”阳四社区书记李惠这样说道。一个“丢”字,体现的是家长们的高度认可和放心。解民忧、暖人心、助成长,暑期托管切实把做到了让家长满意、让孩子开心。

“用人带动人”

谈到暑期公益托管,中大槐树街道的裕园社区可谓是“行家里手”。自2004年开始,该社区成立小小托管班,建立了全省首个娃娃楼长志愿服务队,参与文明养犬、环境治理等工作;2007年,恰逢托管班孩子增多和大学生青年志愿队到来的双契机,托管班改换新面貌,升级为“成长加油站”,在原先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增加了丰富多彩的兴趣课程,并且形成体系一直延续至今;2016年,社工加入并且接管这项工作,托管班朝着更加完善和专业的方向前进。

“今年的一大特色就是青少年宫为我们派来了一名驻点老师,课程的专业性提高了,再加上媒体的宣传,吸引了更多家长和孩子来这里报名,大家都盼着扩招。”裕园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刘云香笑着介绍道。在裕园走过三十余个春秋,她已经见证了无数的孩子成长,今年班里的志愿者就是从托管班里长大,又回到社区来服务的同学。正说着,突然传来一声稚嫩的问候:“刘奶奶好!”循着刘云香亲切的应答看过去,原来是不远处的小朋友挥着小手向她问好。

走进社区教室,孩子们正在上有关垃圾分类和社区文明的科普课。老师提问的话音刚落,他们的小手便争先恐后地举起来,迫不及待地想回答问题。

都说课堂知识与课外实践是最好的结合,听完老师生动的讲解,孩子们兵分为两路小队,走进社区去真正体验。楼道内,他们有的拿着扫帚簸箕,不放过藏着垃圾的任何角落;有的踮起脚努力撕掉墙面上不美观的小广告,还有的拿着抹布仔细地擦拭着栏杆。垃圾分类站旁,他们认真地向前来扔垃圾的居民讲解相关知识,发放知识宣传册,用小小的身躯和坚定的眼神肩负起“督导员”的职责。

社区作为儿童、青少年良好行为塑成的重要场所之一,对于群体性的成长不可或缺。“用人带动人。”这是刘香云书记多年来走在基层的实践密码。孩子们在社区学习了知识,回到家向父母和长辈们分享传达,大人在孩子的感染下也会自觉去遵守社区规范,配合社区工作,这样也为社区和居民之间的情感沟通搭建起坚实的桥梁。整个社区宛如一个大家庭,幸福感、归属感有了,社区与居民的粘度自然得到提高,大家更加自觉和团结,推动社区进行高效的共治共享。

教育和社会发展其实是一场双向奔赴

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活动是一次崭新而成功的尝试,它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接受社区教育的同时,也能引导他们在家门口进行回馈,从小培养起服务社会的“主人翁”意识。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