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嘞,我送阿哥当红军哎,杀敌战场要英勇,消灭反动恶势力,迎来天下处处春……”
近日,在江西赣州兴国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的山歌大舞台上,婉转悠扬的歌声徐徐传出,萦绕场馆。该馆负责人、兴国山歌传承人杨鑫正手持话筒,为江西财经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的学子们逐句教唱这首新创作的红色山歌——《我送阿哥当红军》。
“要让年轻一代从歌声里触摸历史的温度。”杨鑫如是说。
“兴国县文化底蕴深厚,但大多数文化瑰宝散落民间,需要有人将它们‘打捞’起来。”带着这份强烈的使命感,杨鑫带领团队积极深度参与“红色文化传承发展创新示范区”“客家文化赣南生态保护区”建设。团队整合兴国本土红色文化、客家民俗文化、书画文化等丰富资源,先后建起兴国县廉政文化教育馆、兴国县非遗博物馆+体验馆、红色民俗收藏馆、兴国县将军书画院和兴国春天图书馆等多个场馆,成功打造出集中展示兴国“红、古、藏、廉、书”的文化矩阵。
这些免费向公众开放的文化空间,年均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已然成为当地文化传承的“活态课堂”。
在杨鑫看来,文化传承“既要守住老手艺,更要蹚出新路子”。他积极探索非遗活化利用的创新路径,全力做强“非遗+”品牌。通过巧妙借助非遗技艺,为乡村振兴赋能,杨鑫创办了兴国鱼丝、倒蒸红薯干等非遗工坊,不仅让非遗技艺广泛传播,还带动周边60余户农户年均增收上万元,成功实现了从“指尖技艺”到 “指尖经济”的华丽转变。
不仅如此,杨鑫还大力推动文化的跨界融合,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非遗的血脉之中。他研发生产了“革命理想高于天”“模范兴国”等20余种兼具观赏性、收藏性和实用性的红色文创产品;精心出品了《山歌里的兴国》《马前托孤》等一系列红色山歌,用悠扬旋律传唱红色故事。同时,开发出“江南第一宰相”钟绍京书法纸扇、镇纸和手卷等十多种特色旅游产品。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传播兴国故事,弘扬红色精神。
从濒危边缘的传统技艺,到助力乡村振兴的强劲新引擎;从田间地头质朴的兴国山歌,到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的文化盛宴,杨鑫始终用心用情奏响“传承 + 创新” 的激昂乐章。
https://jx.cnr.cn/jk/20250331/t20250331_527119165.shtml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旅游+教育+公益!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园这场“爱星”活动暖心了
下一篇:远古发现|中外科学家发现4.8亿年前“海底建筑师”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