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斑斓的菊石、网红化石麒麟虾、大型鱼龙化石、瓮安生物群中的珍稀胚胎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中地球最早的动物足迹、长达22米的马门溪龙恐龙化石……走进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便像进入一座化石宝库。数量众多的精品化石不禁让人眼花缭乱。
菊石南京古生物博物馆供图
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馆长王永栋介绍,南京古生物博物馆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由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依托于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近20万件的馆藏标本,博物馆展出了近千件重要的古生物化石标本。
2020年,在中国科学院支持下,博物馆进行了全面的展陈升级改造,并于2021年1月1日向公众免费开放。全新升级改造后的博物馆集现代化、多功能、国际化为一体,知识体系更加全面,展出的标本更加多样,展陈效果更加显著,通过丰富多彩的亿万年化石来讲述波澜壮阔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
“我们增加了大量精品化石标本,包括海百合化石墙、大型棕榈叶植物化石、黄河象、翼龙等。这些化石以前都没有展出过。”谈起此次展陈更新的亮点,王永栋如数家珍。
新展陈以“演变中的地球,进化中的生命”为主题,以38亿年生物演化史中发生的重要事件为参观主线,辅以各门类无脊椎和脊椎动物化石、微体古生物化石和植物化石等专题展区,向公众全面介绍生命从地球上诞生以来所经历的跌宕起伏、惊心动魄的演化故事。此外,还新增了不少展区对古生物学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应用、生物大灭绝等进行专题介绍,主要包括生命进化史主题展、古生物专题展、世界级精品化石展和新疆石油特展四大部分。
王永栋介绍:“博物馆之前的古生物展陈知识体系和内容主要是基于2005年之前的科学认知,经过15年的发展,古生物的新发现和新进展非常多。这些新的内容以及科学家取得的最新科研成果,在这次展陈更新中都有体现。”
漫步在近20个展区,代表地球远古生命记录的化石无处不在,并被巧妙地融入地球演化和生命进化漫长历史长河的画卷中。王永栋介绍,博物馆里的每一件化石背后都有精彩的故事,都可以讲述波澜壮阔的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奥秘。
“这块地砖,看看像什么?”指着地上定制的化石图文地砖,副馆长傅强说,“每一块地砖展示和浓缩了博物馆具有代表性的14件古生物化石,趴在地上看化石、脚踏‘石地’这样的创意,在国内博物馆还是第一次,也是我们馆的特色。”
连接一楼和二楼的楼梯上,一条“上山之路”令人印象深刻。两侧的岩石造型,浓缩了距今6亿多年到1.4亿年间南京地区的地层概貌,从最底部的前寒武纪冰期沉积,依次往上到古生代再到中生代地层中,镶嵌着33件不同年代的代表性化石。参观者可以亲手触摸,感受这沧海桑田般的岁月痕迹。副馆长郭震宇介绍,南京地区是我国地层学研究的经典地区之一,是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拥有近7亿年来完整的地层记录,在世界各大城市中都很罕见。
科普互动项目一定是博物馆里最受欢迎的,最新发布的“寒武纪虫虫秀”也不例外。在将近20平方米的大屏幕前,很多观众聚集在这里。互动参与者通过涂鸦创作自己的澄江生物,在游戏中生成3D角色,遨游于3D的寒武纪海洋世界里,并与终极捕食者大奇虾对决……欢声笑语中,“寒武纪大爆发”“澄江生物群”这样的专业术语便深入观众脑海里。
20世纪80年代,我国古生物学家在云南澄江帽天山发现了距今约5.18亿年特异埋葬的化石群——澄江动物群,在世界上引起极大轰动,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科学发现之一,还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
郭震宇介绍,一直以来,南京古生物博物馆在科学研究与常规展陈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借助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多元方式对科学素材进行提炼与开发。“寒武纪虫虫秀”便是最新开发的大型交互科普游戏产品。科学性与趣味性并存,寓教于乐。
在世界级精品化石展厅驻足,带给人的是另外一种震撼。王永栋介绍,除了瓮安生物群和寒武纪大爆发的重要化石外,埃迪卡拉生物群中的夷陵虫、最早动物足迹、最早的跳蚤、中国最大的蜻蜓化石、世界上最古老的银杏、最早的开花植物等,每一件化石都是古生物学家取得世界级新发现的独一无二的见证者,也记录着科学家长期以来艰苦野外调查和研究的不平凡历程。
那么,不少参观者会有这样的疑问:“研究古生物有什么作用?”傅强说,为了回答这一问题,博物馆专门开设了“古生物的应用”展区,介绍化石在确定国际地层对比标准(俗称“金钉子”)方面的重要作用,在寻找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以及生物成矿等领域所扮演的不可或缺的神奇角色。
参观结束,不要马上离开。参观者还可以来到本次展陈升级后新增的古生物主题科学咖啡厅,坐在落地玻璃窗边,点上一杯热气腾腾的恐龙咖啡,静静欣赏对面鸡鸣寺明城墙景区的人与景。这感觉,一定不一般。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