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科学
沉浸式文旅,不只是声光电
2021-05-24 08:38:48  来源: 工人日报

展现敦煌古乐文化的大型沉浸式演出《乐动敦煌》在兰州与观众见面。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

 

近几年来,全国多地不少文化单位、景区景点等在沉浸式文旅项目上作出尝试,沉浸式文旅迎来快速发展期。但“沉浸式”理念快速升温的同时,也存在相关技术应用不到位、产品品质不高、游客体验感差等问题。

业内专家认为,沉浸式文旅产业的发展要将文化IP的挖掘、体验和价值转化作为核心,防止单纯秀科技、秀声光电而忽略文化内涵及价值体现。此外,并非所有文化旅游景点都具备开展沉浸式游览的条件,不应盲目跟风。只有充分运用沉浸式业态的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形成优质内容,才能产生长久的、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沉浸式”正逐渐成为国内文旅产业的热词。尤其是近几年来,沉浸式文旅迎来快速发展期,呈现出业态多样、产品丰富、消费活跃的趋势。

沉浸式文旅依托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投影、智能交互等技术,结合旅游文化IP营造出虚实结合的空间,让置身其中的人与文化作品发生互动、甚至参与作品的创作,体验到感官震撼和思维认同。沉浸式文旅实际发展状况如何?是否存在值得关注的问题?“沉浸式”理念的火热,为文旅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方向,也引发了业界的新思考。

沉浸式文旅受热捧

来自上海的邹晶是一名旅游行业的自由职业者。从“沉浸式”这一概念在国内旅游业流行至今,她已经有过不下20次的相关体验。对邹晶而言,互动性、故事性、艺术美感是沉浸式文旅最吸引她的要素。她还观察到,沉浸式文旅正在成为上海旅游业的新热点,比如将“沉浸式”理念融入红色旅游等等,“只要产品足够优质,观众是愿意‘打飞的’去看的。”

记者了解到,当前全国各地已有不少文化单位、景区景点等在沉浸式文旅上作出尝试。武汉《夜上黄鹤楼》打造沉浸式故事场景,甘肃沉浸式文旅演艺《乐动敦煌》曾一票难求。

去年底,北京16个文化旅游资源场所被认定为市首批文化旅游体验基地,助力沉浸式文旅的普及。自今年起,成都也将以每年推出100个、共计推出不少于400个新场景的速度,打造沉浸体验旅游新场景。

沉浸式文旅成为行业新的增长点,离不开政策的加持。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提出,要发展基于5G、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的新一代沉浸式体验型文化和旅游消费内容。去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强调要发展沉浸式业态,推动现有文化内容向沉浸式内容移植转化,丰富虚拟体验内容。

国家文化科技创新服务联盟秘书长刘兵表示,沉浸式产业是一种全新经济业态,国内沉浸式技术与产业发展迅速,目前已出现30多种沉浸式新业态和产品,几乎覆盖文化旅游新兴消费的所有领域,代表了国内未来体验经济发展和文化消费升级的重要方向。

不应盲目跟风

沉浸式文旅成为行业“新宠”,有望为文旅产业深度融合带来更多机遇。但“沉浸式”理念快速升温的背后,由于相关技术应用不到位,导致游客体验感差等问题也并不鲜见。来自广州的大三学生骆黎对此深有感触。

骆黎曾在某大型博物馆体验过艺术沉浸展。“展览的票价是100多元,当时没带学生证,咬着牙买的。”骆黎抱怨道,展览的视觉效果并不好,展览对观赏线路、影音互动和声光配合的处理也算不上专业,“说是全息全景,连裸眼3D都谈不上,完全没有沉浸式体验的感觉。”

“当前沉浸式旅游存在过度依赖技术、追求特效,对体验者采取立体包围式感官轰炸等误区。更值得注意的是,不少沉浸式文旅项目忽视内容要素,将创作的重任交给非专业人士,导致产品品质不高,甚至将文化遗产歪曲、篡改和低俗化。”中央美术学院视觉艺术高精尖创新中心教授常志刚表示,只有充分运用沉浸式业态的环境要素和技术要素形成优质的内容,才能产生长久的、可持续的商业价值。

除技术应用不成熟、内容要素被忽视以外,沉浸式文旅产品创作过程中可能还存在过度开发等问题。此前,八达岭古长城沉浸式实景遗产游览项目未获批准,原因正是相关部门认为该项目对长城整体景观风貌存在一定负面影响。

业内专家认为,并非所有文化旅游景点都具备开展沉浸式游览的条件,项目的相关设施建设如果影响文物安全、破坏历史景观,则得不偿失,不应盲目跟风。

核心是文化IP的挖掘和转化

随着技术和内容的创新,沉浸式文旅的呈现形式日益丰富,“沉浸式”理念在文旅产业链条上的应用也在不断延展。如今,在年轻人中广受欢迎的密室逃脱、剧本杀等游戏,正在为沉浸式文旅的创新拓展提供新思路。

“景区拥有优质的IP资源,但面临着对年轻人吸引力不足等问题;密室行业具备出色的沉浸式产品运营策划能力,但当前行业发展竞争白热化,商家在IP资源上的争夺尤其激烈。”成都一家密室逃脱工作室的负责人李思说,“密室和文旅的结合是一种新的尝试,或许可以实现双赢。”目前,李思正积极寻求和当地文旅机构的合作。

沉浸式体验与文旅产业的融合不仅仅体现在“娱”上,还包含沉浸式吃法、沉浸式住房、沉浸式购物等,涉及旅游项目的全产品链条。在此情况下,推动沉浸式文旅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成为重要课题。

刘兵认为,沉浸式产业的发展要将文化IP的挖掘、体验和价值转化作为核心,防止单纯秀科技、秀声光电而忽略文化内涵及价值体现。

还有专家建议,为保障沉浸式文旅产业健康发展,需要政府主管部门制定出台相应的指导细则,从思想导向、创作内涵、审批监管、模式创新等方面作出相应规定,推出高水平体验项目,避免跟风炒作和低水平重复发展。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