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科学
专家热议“双减”元年的“减”与“增”
2022-01-14 10:37:56  来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北京1月1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刚刚过去的2021年,被称作“双减”元年,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落地,国内的教育发生了哪些改变?在今天由新浪教育、微博教育联合主办的2021教育盛典上,包括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督学、中国民办教育协会会长刘林在内的多位教育专家聚焦这一热门话题,共同讨论新时期教育行业发展趋势。

对于“双减”下的教育培训行业,刘林归纳总结了5条路,一是倒闭破产,二是完全彻底退出,三是局部退出,即退出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四是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科教育与其他业务剥离,五是转到教育的其他赛道上去。

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整体改革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北京一零一中学教育集团校长陆云泉认为,校外培训转型以后,让孩子们“回到”校园,如何科学安排校园教育教学,把“双减”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学校深入思考。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关键点,就是“减”了以后要“增”什么。

他为此提出了“打开学习的边界、打开学科的边界、打开学校的边界”三个方向的建议。其中“打开学校的边界”是指,引进外部的教育资源,甚至可以是教培机构的优质资源,让学校课程供给更加丰富、更加优质、更加具有选择性,既能减轻、减少社会和家长的焦虑,又能真正意义上把“双减”工作落实,确保孩子们获得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双减”落地后,素质教育成为家长关注的重要方向。《拼娃》一书的作者张捷认为,当前的素质教育存在一定误区,即家长并不清楚素质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事实上,素质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首先能够培养分析能力,其次能够培养洞察力,第三能够培养执行力。比如:学习美术会让人变得更加细腻、敏感,参加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人的执行能力等。美术、体育等素质课程背后的内涵,是作为人立足社会的根本,只有把这些事看清楚才能表明素质教育的作用,以及所培养人的内在核心能力。

作为科普专家,史军更是将素质教育提升到与应试教育同源的高度。他认为,应试教育就像极乐鸟身上两根用来求偶的美丽羽毛。尽管越大越美丽的羽毛越有利于求偶,但盲目加大羽毛的投入反而对其生存造成危害。因此,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之间应该有一个平衡点。

他特别分享了自己学习“无用之学”——植物学收获的两个基本概念,一个是确定性,一个是不确定性。从确定性角度来看,家长都在不断地发掘孩子究竟适合什么。不过,在攻读博士过程中,他最大的收获却是接受了不确定性,因为没有人知道实验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能得出什么样的结果,“但是,你必须接受这个设定,这就是科学研究。”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