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冰雪总动员”数字藏品。
“十二生肖冰雪总动员”数字藏品。
“十二生肖冰雪总动员”数字藏品。
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的数字藏品。
金沙遗址博物馆推出的数字藏品。
中国探月数字藏品。
数字藏品《落在爱中的小鸟》,图为藏家与数字藏品“合影”。
编者按
只需十几元或几十元,就能拥有一个标注唯一序号的数字藏品。价格相对便宜,概念形式新颖,满足年轻人消费习惯、社交需求与价值审美,数字藏品开始从小众圈层走入大众视野。数字藏品被热捧的背后,这个新兴业态有哪些创新价值值得关注,又隐藏着哪些风险隐患,如何进一步加强引导和监管?本报记者就此进行了深入调查。
眼下,“收藏”这件事正在被互联网改变。
“第一批数字藏品刚上线就全部售罄!”4月16日晚,90后青年艺术家洪张博在社交媒体账号更新了一条消息,言语间满是雀跃。就在当天下午,两件由他创作、共计发行60份的数字藏品正式上线。“1分钟,全卖没了,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大家的巨大热情!”
在圈内人看来,本硕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的洪张博,是一名典型的学院派青年艺术家。现在,他的作品除了“看得见摸得着”的油画外,还多了一种“看得见摸不着”的呈现形式——数字藏品。
在洪张博的故事背后,反映了一个新的趋势:数字藏品正成为一种文化现象风靡全球,引得各路玩家纷纷入局。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共计发售数字藏品数量约456万份,总发行价值约为1.5亿元。据数据领域研究平台头豹研究院测算,2026年我国数字藏品市场规模将达300亿元。
数字藏品为何走红?它将对文化和消费领域产生哪些影响?快速增长的背后,又暗藏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全新收藏体验,赋能文化消费
早在2021年初,数字艺术家Beeple以拼贴的方式,将自己此前创作的数千幅画作组成了一幅数字艺术作品《每一天:最初的5000天》,这件作品最终以6934万美元的价格拍出。这也是佳士得拍卖行首件以NFT形式拍卖的艺术品。
这一事件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和好奇——什么是NFT?
一般认为,NFT是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非同质化代币(Non-FungibleToken),也可理解为一种运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资产所有权证明。不同于比特币等同质化代币,NFT具有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的特性。每个NFT都代表一份独一无二的数字资料,作为虚拟商品所有权的电子认证或证书。简单来说,NFT就像数字资产的身份证,它能够指向数字艺术、游戏、域名、门票等任何内容,使其成为可以永久拥有、保存、追溯的数字资产。
在国内,NFT更多地以数字藏品的形式为人所熟知。业内人士普遍认为,目前国内发行的数字藏品,技术原理与NFT基本一致,但在发行渠道和交易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海外市场的NFT多是基于以太坊等公链发行确权,与虚拟货币直接或间接挂钩。我国监管部门一直严令禁止虚拟货币交易炒作,在这一背景下,目前国内市场的数字藏品主要依托各平台旗下的联盟链发行,且大部分主流平台都禁止数字藏品的二级交易,弱化了金融属性,降低了炒作风险。
记者梳理发现,自2021年以来,数字藏品这片新蓝海正在吸引更多主体加入,行业生态圈已经初现。
掌握区块链等相关技术的头部互联网企业,正成为数字藏品的平台搭建方。2021年6月,支付宝联合敦煌美术研究所,在“蚂蚁链粉丝粒”支付宝小程序上限量发布了“敦煌飞天”和“九色鹿”两款付款码皮肤;同年8月,腾讯上线了“幻核”应用软件,首期限量发布“有声《十三邀》数字艺术收藏品”;京东也紧随其后,于12月上线灵稀数字藏品交易平台。有头部互联网企业作信用背书,这些平台发布的产品大部分一经推出即被抢空。
作为掌握重要资源的文化机构,博物馆已成为数字藏品主要的IP方之一。众多深藏在博物馆里的珍贵文物,正在以一种虚拟的方式,被大众所了解和收藏。河南博物院发布的文创数字藏品“妇好鸮尊”,售价19.9元,限量1万份,一秒内即宣告售罄;湖北省博物馆发行的1万份镇馆之宝“越王勾践剑”的数字藏品,同样上线即售罄;四川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基于太阳神鸟、大金面具等文物推出的6万份数字文创也在50秒内售罄。
由于数字藏品自带“流量”,因而这股热潮也不可避免地蔓延到了消费品领域。运动品牌安踏围绕冰雪主题,发行数款冬奥纪念版数字藏品;国潮化妆品牌毛戈平推出国风数字藏品“凤凰图腾”和“双凤扇”,购买相应产品即可赠送。银泰百货相关负责人表示,数字藏品新奇时尚的概念、全新的数字化体验和酷炫的展示方式,是消费品牌粘连年青一代天然的有效方式,不仅能够为品牌营销提供新的触点,更能从精神、体验层面,更深层次地传递品牌价值。
加速“破圈”的数字藏品,创新价值何在
曾经,收藏品可以是一幅画,一张邮票,或是一瓶名酒等,它们通常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而现在,数字藏品大多仅存在于网络上,因而不少人都感到疑惑,数字藏品到底有何价值?
在采访中,许多艺术工作者表示,数字藏品更新了人们对于艺术品的观看和收藏方式,通过科技的方式让艺术更加亲近大众。“受疫情影响,传统的线下展览受到种种限制,而数字艺术能打破时空的界限,在观众与艺术品、艺术家之间迅速建立连接。”洪张博介绍,目前很多机构都为个人艺术家的作品“上链”提供合作和服务。“就我个人而言,数字藏品的创作让我在艺术风格上有了一个大胆的突破,也让我的作品被更多人看到和喜爱。”
“数字藏品还提供了一种重新分配艺术话语权的可能性。”北京大学商业与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赵龙凯表示,过去,艺术评价的话语权主要掌握在大的画廊手中,对于艺术家来说,仅靠个体的力量很难推动自己的作品变成艺术品。有了数字藏品以后,艺术家一定程度上拥有了掌握部分话语权的可能性。
不少艺术工作者还在采访中谈到数字藏品对于版权保护的积极意义。他们认为,数字藏品相当于为艺术创作提供了一张“身份证”,将有利于解决网络上“作品热门而作者不为人知”的尴尬问题。此外,“上链”后的作品将接受全方位监督,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抄袭问题,长远来看有助于推动文化行业健康发展。
对于目标用户而言,数字藏品往往代表了一种圈层认同。在部分平台上,用户收藏的数字藏品会展示在个人主页上的醒目位置,有玩家表示,这其实就是一种“身份标识”。
00后玩家周雷,目前活跃在多个数字藏品平台上。他为热衷于购买数字藏品的人群描绘了一幅“用户画像”:“一部分人是出于好奇,由于目前大多数数字藏品的发行价格很便宜,很多人抱着‘尝鲜’的心态参与抢购;一部分人是为了社交,交一些有共同爱好的朋友;还有一部分人是因为喜欢某些特定IP。”周雷表示,对于“Z世代”消费群体来说,他们更偏好数字世界里的消费和社交分享,且追求独特的个性表现和审美体验,数字藏品恰恰满足了他们的消费偏好。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审美偏好。”赵龙凯认为,互联网时代藏家对于数字藏品的偏好,不仅仅是社交媒体上的一种新潮流。这关乎新一代艺术收藏家与艺术爱好者们如何建立自己的艺术世界、价值体系与审美观念。
对于传统行业来说,数字藏品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和契机。由于自带“线下”的基因和场景,传统行业一旦与数字藏品相碰撞,往往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
2021年12月,某数字藏品平台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花园村合作,推出“数字村民”系列藏品。“数字村民”的权益包括每年免费在入股民宿住宿一晚、优先获得相关经营性资产的承租权或经营权等。得益于这种新玩法,“数字村民”系列藏品一上线即售罄,销售收入达30万元。据平台方介绍,净收入将投入到花园村乡村建设中。
今年3月,某消费品牌宣布,计划发布三款泡泡枪数字藏品,将在音乐节上推出,玩家可在音乐节上使用这款数字藏品进行互动。相关负责人介绍,这款数字藏品设计成年轻人喜爱的网红玩具造型,也符合音乐节时尚潮酷的格调,将会丰富品牌的IP价值,是一次消费、时尚、艺术、文旅等多元素融合的新尝试。
对于平台而言,数字藏品远不止是一种新型文创产品,也是科技企业布局和探索元宇宙的路径之一。记者梳理发现,目前我国尚未形成规模较大、影响力较深的区块链公链,但拥有大量用户、IP、技术资源的头部互联网平台已诞生了数个联盟链,包括阿里巴巴旗下的蚂蚁链、腾讯至信链、百度超级链、B站高能链、京东至臻链等。以腾讯至信链为例,腾讯依托该链将其在文娱领域的资源进行整合,目前已有幻核、QQ音乐、起点读书、小红书等平台的数字藏品,都在至信链提供链上存证。
业内人士表示,区块链技术被认为是未来元宇宙的重要基础设施,而数字藏品则是区块链技术的落地方式之一,发布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将有助于企业为区块链技术找到合适的应用场景。
中央财经大学发布的《区块链技术激活数字文化遗产》报告总结了中国数字藏品的几方面意义:一是合规可控,开创了一种新型可确权、可追溯的文化消费;二是企业有充分的自主研发技术保障,相关区块链授权发明专利排名世界前列;三是用户规模优势;四是合作共赢,让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与传播变得更加高效;五是能耗极低,低碳环保。
热度与争议并存,行业发展“火”中有忧
有人这样调侃数字藏品:“卖得出去就是NFT,卖不出去就是JPG(普通的图片格式)”,认为它的走红就是一场“虚火”;也有人大胆预测,数字藏品将成为元宇宙世界里的艺术品和潮流玩具,未来前景可期。这些观点,道出了数字藏品目前热度和争议并存的现状。
内容质量良莠不齐,作品价值难以衡量。不少玩家表示,当前数字藏品的发展还处于早期探索阶段,部分数字藏品存在设计同质化、内容粗制滥造、应用场景单一、艺术价值不高等问题。
“一件数字藏品的具体价值其实很难判断,因为数字藏品制作、传播、流通的成本比较低,很难保证它有绝对的稀缺性。”周雷介绍,目前数字藏品主要有三种形态,一是现实作品在数字世界中的映射,有部分数字藏品就是把艺术家的书画“照搬”到了网上;二是数字世界中的原创作品,多以潮流艺术为主;三是现实与虚拟交互的作品,许多联名类、权益类数字藏品都属于这个类别。“我个人比较喜欢第三种,因为相对来说还算‘有用’。如果要购买前两种作品,我只考虑已有一定影响力的艺术家或IP的作品。”
私下交易现象频发,资金安全难以保障。近日,微信封禁了多个涉嫌违规炒作或二次交易的数字藏品平台公众号。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大多数主流平台禁止二次转售,只有转赠功能,但不少人仍从中看到了炒作的机会。群聊和二手交易平台,正在成为数字藏品交易的灰色地带。
此外,平台“跑路”风险仍然存在。多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国内上链类型主要是私有链和联盟链,其权限都掌握在一个平台手中。这意味着,一旦公司倒闭或者平台关停,存在“链”上的数字藏品将面临丢失风险。
金融化倾向仍然存在。有专家表示,数字藏品作为一项区块链技术的创新应用,在丰富数字经济模式、促进文创产业发展等方面显现出一定的创新价值,但也存在炒作、非法金融活动等风险隐患。今年4月,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中国银行业协会和中国证券业协会联合发布《关于防范NFT相关金融风险的倡议》,明确要求坚决遏制NFT金融化证券化倾向,从严防范非法金融活动风险,其中就包括不通过分割所有权或者批量创设等方式削弱NFT非同质化特征,变相开展代币发行融资等。
系列法律风险需要警惕。一是侵犯著作权或销售侵权复制品的风险。近日,杭州互联网法院公布了一起侵权案例的判决,这一案件也被业界称为国内数字藏品侵权第一案。在该案中,某平台发布了一款由该平台用户打造的“胖虎打疫苗”数字藏品,但是“胖虎”这一动漫形象的版权属于原告奇策公司,法院认为某平台侵权,需赔偿原告公司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合计4000元。
北京互联网法院法官伊然表示,本案反映的是数字藏品发行环节一种典型的平台合规风险,判决明确了数字藏品平台在权利保护和侵权风险防范方面的合规义务。
此外,还有个人信息保护风险。数字藏品需要依托区块链技术,这对数字藏品开发企业提出更多新的数据合规要求。广州互联网法院法官林北征解释,开发企业在处理玩家个人信息前,应遵循《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要求,以方式显著、清晰易懂的语言真实、准确、完整地向个人告知处理目的、处理方式、个人信息种类和保存期限等内容。此外,由于区块链数据难以篡改、无法删除,一旦玩家的身份或藏品信息出现错误,企业需要采用合理的技术方式进行更正和删除。
成长中的烦恼,如何破解
作为元宇宙概念中最先落地的应用场景之一,数字藏品仍是一个不断演变、不断发展的概念,不同的参与者还在不断丰富其含义。受访专家认为,对待新技术、新概念,既要包容又不能纵容,既要鼓励创新也要约束其避免出界。
坚持以内容和价值为导向。“相对于传统收藏来说,数字藏品只是在媒介形式上发生了改变,是否有收藏价值依然取决于它的本质,即美的价值、社会价值和时代价值。”赵龙凯认为,艺术家们应该以时代价值观为导向,专注于自己的创作,“这是数字藏品行业能够健康发展的最根本保障。”
对于藏家,赵龙凯也提出自己的建议:“除了学习如何用新媒介发掘更多的艺术形式,更应学习艺术史,关心艺术的本质。同时,还要对这个新行业保持长期的耐心,我们这个时代将会诞生什么样的艺术品,需要真正喜欢艺术的这部分人来推动。”
打造更加丰富多元的应用场景。潮流艺术家苑倚宁认为,数字藏品的真正意义是为大众提供一种新的艺术与生活交互体验。“数字藏品与现实生活之间产生碰撞,或许可以促成更多有趣的事件。未来,数字艺术将与传统艺术并存发展,并依托于自有的特性展现出更多可能性。”
对于文博单位来说,打造更丰富的数字藏品应用场景也是一种趋势。今年4月,国家文物局召开数字藏品有关情况座谈会,会上达成了一个重要共识,即文博单位应积极推进文物信息资源开放共享,但不应直接将文物原始数据作为限量商品发售。“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不断创新,以信息技术展现文物的价值,增强年轻人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河南博物院文创部主任宋华说。
设立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准入制度。“数字藏品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金融属性。”赵龙凯认为,虽然长期来看,市场本身具有纠偏能力,但是任何新技术的健康发展,都需要建立在安全的市场环境、健全的法治秩序基础之上。
伊然建议,应完善数字藏品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其相关业务活动本质属性;有关部门需制定数字藏品交易平台准入制度、提高交易平台建设的行政审批门槛,并对交易平台的区块链算法应用、交易产生的数据进行监督管理,避免一些不法分子通过数字藏品交易平台进行违规、违法操作,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面对数字藏品“成长中的烦恼”,应该怎么做?知乎答主黄彦臻给出这样的答案:“鄙夷它是骗术和吹捧它是未来都失之偏颇,谨慎而开放的心态,才是拥抱未来最好的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文旅部: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娱乐场所
下一篇:感受传统文化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