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教科学
“千年台州府城”焕发生机
2022-10-08 10:05:40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兴善门下,紫阳街前,一派热闹景象。国庆长假伊始,今年新晋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浙江临海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吸引大量游客,前来感受千年古城文化韵味与人间烟火味的交融。

千年古街拥抱新潮

永利百年木杆秤店门前,各式工艺小秤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60多岁的店主蔡雪贞拿着一把小锤,在老旧斑驳的木板桌上敲敲打打,现场制作木杆秤。

“不少游客对老手艺感兴趣,会看我做秤,听我讲工艺。”作为门店第五代传人,蔡雪贞守在紫阳街,将开张160多年的门店和制秤手艺传承下去。

始建于三国时期的临海紫阳街,全长约1080米,是台州府城中轴线。漫步紫阳街上,青石板路修旧如旧,砖头墙、木椽子和泥瓦片与周边的热闹景象相得益彰。

千年台州府,满街文化人。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临海这座千年古城,在书卷气与烟火味的自然交融中展现勃勃生机。

兴善门下,一群年轻人被吉他手即兴演唱的歌声吸引,围坐聆听。路过的游客也被这古城里的悠扬旋律吸引,不时举起手机拍照录像。

海苔饼百年老店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这种当地特色小吃,皮薄馅多,口感酥松,香气浓郁。刚出炉的海苔饼,在街口就能闻到香味。

往前每走几步,便可遇见张秀娟剪纸、钟表科普博物馆等各色历史博物馆;店铺的主人在楼下开店,楼上就是住宅,与游客共同构成景区的一部分;古街居民搬张椅子坐在家门口,与游客闲聊……

古街拥抱新潮。紫阳街老店之间,有一家“18R”咖啡店引入台州府城传统小吃元素,推出蛋清羊尾拿铁、草糊咖啡、白水洋豆腐拿铁等创意咖啡,受到消费者热捧。

“新旧融合并不是把旧的东西扔掉,而是放大各自特点,让更多人接受。”这家咖啡品牌创始人林跃洋说,创意咖啡占到店里总营业额的60%,节假日高峰期间最多一天可卖到2000杯左右,远超街对面的知名咖啡品牌。

据临海市文旅集团介绍,紫阳街上业态丰富,目前60%是经济业态,其中25%为传统文化店铺,35%是新引进的年轻业态。

“江南长城”穿越古今

蜿蜒5000多米的台州府城墙有“江南长城”之称,最早可追溯至东晋时期,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从揽胜门拾级而上,沿北固山山脊逶迤至烟霞阁,直抵灵江东岸,延伸至巾山西麓,“江南长城”依山而筑,俯视大江,雄伟秀丽。

城墙上不少细节引人注目:有的石砖上刻着窑工姓名,有的刻着制造日期,还有的刻着吉语或数字符号。一块块跨越宋代至民国时期的“铭文砖”,刻画着这座千年古城独特的历史记忆。

“不过度进行人为干预,往往是对文物最好的保护。”在临海市文物保护所所长彭连生看来,对临海城墙文化遗产价值的判断也需要体现时代性,允许它自然留下时代印记。

就在古城墙侧,青砖黛瓦的“再望书苑”映入眼帘。书店小楼融入周边古朴建筑中,并不显突兀。推门而入,一层是供应咖啡、轻食的吧台,高脚凳上坐着三三两两的年轻人。二层是阅读区,原木色书架上摆有多种类型书籍,大大的落地窗透进了自然光亮。

“‘再望’的寓意是,不妨停下来、再看看。”书店创始人、85后青年谢然羽说,坐在书店里可以看到长城,在长城上也可以看到书店,与凝固着临海文化历史积淀的长城对望、思考——“阅读长城”,正是书店的设计理念。

今年7月,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获批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江南长城”以崭新面貌汇聚青春力量,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来到临海生活、创业。

古城韵味活态传承

走进紫阳街“岭根草编”店铺,屋里挂满了蒲扇、笸篓、草帽、手提包、花瓶等各式草编工艺品。木质结构的堂屋,加上淡淡的青草气息,为小店营造出温馨怀旧的氛围。

“我们是家传手艺,一直坚持用灯芯草作材料。”店铺主人、岭根草编传承人郑仙红蹲坐在地上编着未完的蒲扇,门口水槽里还养着几株碧绿细长的灯芯草。

从草编、剪纸,到羊岩勾青、木杆秤制作技艺,从黄沙狮子、临海词调,到戚家军巡城文艺演出,千年台州府城临海的各种历史遗存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陈年旧物,而是古今融合、“活”在当下的传承。

自2004年9月起,临海市政府对紫阳街区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过程中仅少部分居民外迁,且老街始终没有兴建高楼大厦。目前在临海,包括紫阳街在内的台州府城仍生活着2.8万原来的居民。

“把古城搬空重筑,是最简单的方案,但这样只会留下空壳一张,没有市井韵味。”临海市文化广电旅游和体育局局长王荣杰说,在“迁”与“留”之间,临海选择把居民留下,并提出“主客共享、旅居相宜”理念,实现景城融合,打造“活着的景区”。

建设台州府城墙博物馆;号召市民“我为名城献一砖,万民修复古城墙”;出台实施《台州府城墙保护条例》;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台州府城墙保护日”……临海古城保护与发展,既注重“形”的修复,更突出“神”的传承。

记者了解到,通过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临海台州府城如今共有15家主题博物馆、12家非遗展示馆,60余家传统店铺,越来越多的非遗项目重回大众视野。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