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河北代表委员议国是·民生热议|让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北京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专家翟锋(右)在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给患者诊疗。(本报资料片) 河北日报通讯员 任 颖摄

【阅读提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

如何让群众在家门口便能享受优质医疗服务,看得上病看得好病?出席全国两会的河北省代表委员建议,应依托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提高群众享受优质医疗资源的便捷性;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把更好医疗卫生服务送到百姓身边。

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开展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是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有效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的重要举措。”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第二医院副院长马永平认为,京津两地医疗资源优势明显,建设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可有效将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引入河北省,提升河北省医疗水平,方便群众看病就医。

马永平代表介绍,前不久,保定市第二医院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合作共建了口腔院区,通过扩建增容、调整分区、整合资源,促进医院整体水平提升。下一步,该院还将与北京大学口腔医院共同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将院区打造成集门诊、住院,融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口腔专科医院,进一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惠及更多患者。

近年来,河北省积极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工作,截至目前,已有北京儿童医院保定医院、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等6个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项目先后落户,数量位居全国第4,极大地降低了河北省患者外转率。

“引入京津优质医疗资源,可推动医院的诊疗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中医医院副院长张军介绍,唐山市中医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直门医院、天津市肿瘤医院、中日友好医院等4家京津医院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建立科室间的业务联系,邀请专家定期来院会诊等措施,唐山市中医医院取得长足发展。

张军代表建议,进一步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利用托管、合作等模式,主动与京津高水平医院“嫁接”,加深三地在医疗资源上的合作共享。同时以群众就医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科共建、临床交流、人才培养等,更好推动医疗水平的提高。

“通过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可让省域内的优质医疗资源按照类似方式,层层下沉到基层,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布局更加均衡。”近年来,全国人大代表、邢台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陈树波持续关注区域医疗资源均衡分布问题。他认为,地市级医院是调整优化医疗资源结构布局的关键一环,应以市级综合三甲医院为依托,推进市级医疗中心建设,将区域内的医疗资源进行统筹管理,建立起包括地市级医院、县级医院、社区或乡镇医院在内的三级诊疗体系,提高区域医疗水平。

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

“在我国,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农村人口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服务总量大、服务半径长,但医疗服务能力却有限。”陈树波代表认为,应进一步完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更好地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基层下沉,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

一直以来,各地医疗机构都在积极探索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途径,基本上都是大医院派专家到基层定期坐诊、会诊。然而受专家数量少、就医需求增长等因素制约,专家常驻基层并不现实,传统的诊疗模式也越来越不能满足基层需求。

“远程医疗服务正成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一个重要举措。”陈树波代表说,通过远程医疗会诊平台,大医院专家可以线上治疗常见病、慢性病,病人不需要到大医院就诊,省时又省力。

据介绍,近年来,邢台市人民医院积极发展远程医疗服务建设,先后搭建了影像云、心电云、病理云、会诊云、高血压云、健康云等服务平台,为患者提供远程医疗诊断。今年以来,该院通过各种远程医疗服务平台已完成1453例会诊。

远程医疗离不开信息化建设。陈树波代表建议,应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信息化水平,以便与大医院实现更好对接。

“虽然一直在推进远程医疗服务,但操作层面还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和鼓励。”全国人大代表、唐山市工人医院心内三科主任张琦说。

“医疗本身强调精准性,通过远程手段做诊断,有时会缺乏足够的实时数据支撑,不如医生患者面对面交流直接有效。再者,目前远程会诊成本还比较高,要解决人员配备、设备维护、网络资费等方面的问题。”张琦代表建议,充分发挥远程医疗服务的作用,需要建立完善的远程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制定统一的医疗信息标准,研究出台兼顾患者、医院、医保和互联网企业等各方利益的政策等。

张琦代表建议,通过不断扩大服务范围,拓展服务项目,实现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信息系统全覆盖,从而推动大医院与基层医疗机构之间互联互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提高远程医疗服务应用效率。

强化基层医疗机构建设

基层医疗机构是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网底”,是基层群众健康的第一道防线。随着医改深入推进,基层医疗机构建设水平正在加快提升。但与城市相比,一些基层医疗机构仍存在医疗设备短缺、优质医疗人才匮乏等问题。

张琦代表介绍,他在调研中发现,有些乡镇卫生院因为缺少专业的设备,一些常见病症没办法检查,大医院下来的医生很难在基层开展诊疗工作,群众也只好到较大的医院就诊。此外,部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水平低,发展差异大,医疗机构之间存在“信息孤岛”,直接限制了基层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疗服务的能力。

张琦代表建议,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卫生服务的投入,补齐基层医疗机构硬件短板,加快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设施设备提档升级,提升基础诊疗能力。此外,强化农村医疗卫生机构的信息化建设,提高诊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效率。

也有代表委员提出,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硬件”建设的同时,还要下大力气抓紧抓好人才培养这一“软件”工程。

全国政协委员、省工商联副主席孟宪明一直关注基层医疗卫生问题,他在调研中发现,目前河北省不少地区还存在基层医疗人才短缺的情况。“病人能不能留下来,还要看医生。”孟宪明委员说,要让患者在家门口看好病,就必须紧抓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技术水平高、服务能力强的医生队伍,真正做强基层医疗机构。

孟宪明委员建议,应制定一套符合基层发展实际的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约束机制,从政策上给基层医生提供更多保障,让基层医生工作生活有奔头。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包括薪酬水平、职称评定、晋升机会等,增加基层医生职业吸引力和成就感。

“每年都有大量的医疗专家、卫生健康部门的工作人员退休,他们工作经验丰富,是加强乡村医疗能力建设所需的人才。”孟宪明委员建议,鼓励医疗领域高端退休人才还乡,在乡村健康发展规划、医疗技术传帮带、引进优质医疗人才、健康教育等方面发挥作用。

https://df.youth.cn/dfzl/202303/t20230308_14371920.htm

编辑:闫玉茹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