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应双(右)带教实习生。刘成龙黄思思摄
现任麒麟区人民医院内一科主任的袁应双,从医24年来,工作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危险时刻冲在前,驰援湖北武汉方舱医院,参与救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者,2020年8月获云南省人民政府“2020年度云南省优秀医疗卫生人员”奖励。
今年2月,在疫情最为汹涌的关头,袁应双得知医院将组建医疗队驰援湖北后,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摁下“红指印”,主动申请到“最危险的地方”去。2月15日,曲靖市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20名队员启程出征,紧急赶赴湖北武汉方舱医院支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治,袁应双就是其中的一员。
飞机降落在武汉天河机场后,在等待行李的转盘处,袁应双主动站出来,把大件物资、行李搬上推车。在酒店住下后,稍事休息和调整,他将同行的同事组织起来,召开临时党支部会议,学习中央和各级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部署要求,带领大家重温入党誓词,将党员医务工作者“不忘初心守健康、牢记使命勇担当”的信念厚植于心。
袁应双和同事们听从指挥安排,随医疗队进行了明确任务、专业分工、物资对接、实地踩点等工作。工作中,一句句“让我来”,一声声“交给我”,成了袁应双常说的话。
2月23日,袁应双所属医疗队驰援的汉阳体校方舱医院正式开始收治病人。袁应双具备丰富的临床和危重症救治经验,他申请首批进舱。当时,疫情汹涌、任务繁重、责任重大,任何人都不敢掉以轻心,不敢有丝毫懈怠,首批进舱的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和精神压力都很大。
首日进舱,袁应双从下午3点忙到了凌晨2点,在长达11个小时的时间里,他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纸尿裤,为患者安排床位、查体询问、开医嘱写病历……忙活一会儿后全身就湿透了。他忍着头昏、鼻梁疼痛、呼吸不畅等不适,继续开展工作。这一天,共收治患者50余名。
工作中的袁应双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同时,他也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在汉阳体校方舱医院工作期间,他每天协助护士进行病房消杀,为在院患者发放餐食,积极做好日常救治工作。当有需要采集核酸的患者,他便主动请缨,积极完成。虽然队内实行轮班制,但只要他在岗,便让队友好好休息,主动多做一些事。他主动承担起医疗队的大小事宜,除日常工作外,看到有的患者对新冠病毒充满未知恐惧,就从医学专业的角度鼓励引导他们克服恐惧,走出困境,坦然面对病魔。
他说:“治病救人是我作为一名医生的本职,迎难而上是我作为一名党员医务工作者该有的担当。”历经33个日夜奋战后,袁应双和其他同事圆满完成医疗任务随队载誉而归。走时,武汉人民热泪相送。他说,自己也是一名父亲,希望看到一家团圆,看见孩子的笑脸,大家众志成城定能“战”出一个春天。归来时,家乡人民夹道欢迎。面对鲜花、掌声和荣誉,他不说苦不说累不邀功不请赏。回忆那段“武汉岁月”,他坦言:“那时候真的特别难,尤其是防护物资很缺。”袁应双回忆,医疗队对防护物资进行了汇总、规划,具体细到每个人每天最多能用几个口罩等。尽管任务重、风险大,但袁应双和队员们艰苦奋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了医疗救治任务。
从武汉回来后,结束休养的袁应双立即回到工作岗位上。出诊、查房、学习、培训……每天一样的忙碌,一样的平凡。不管再琐碎的事,只要事关病人生命健康,都是他的大事。经常有人对他提起“英雄”“战士”“守护神”这些称号,袁应双总是微笑着说自己不是英雄。“大家都在感谢我,其实该感恩的是我。感恩我能到武汉和那么多的白衣战士一起守护那座城市。我们的付出得到了回报,我们打了一场零感染的胜仗。回望这段一生难忘的经历,我为自己流下的汗水和泪水感慨并骄傲。”
24年行医生涯,袁应双精医重德,爱岗敬业,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忘我工作。他经验丰富,技术全面,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患者的信任和同事的尊敬。他多次受到医院表彰,被评为麒麟区“先进工作者”,2020年在麒麟区“三基三严”医师技能竞赛中获二等奖。2020年4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他“最美逆行者”荣誉称号。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