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普洱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史:从过去看病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的“老三样”,到如今的CT、核磁共振、彩色B超等先进医疗设备应有尽有;从群众患病找医生,到享受签约家庭医生上门服务;从看病跑百里,到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行走在云南省普洱市各地的大街小巷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医改的温暖,处处可以听到群众对医改的称赞。普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人民群众的健康得到更有效保障,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普洱市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方便看病,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进一步加强完善全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建立了市、县(区)、乡(镇)、村四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普洱市人民医院、普洱市中医医院、普洱市第二人民医院均为三级甲等医院,每个县(区)均有1所达标的县级综合医院,有5个县建成了中医医院,全市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达标率均为100%。据统计,目前,全市共有医疗卫生机构数1586个,每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由2015年的3.73张增长至2019年的6.03张;每万人拥有公共卫生人数由2015年的5.08人增加至2019年的5.85人;二级以上医院已建成3个卒中中心、5个胸痛中心、1个创伤中心、7个危重孕产妇和6个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累计建成38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和11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补短板”建设项目。如今,种类齐全、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的医疗卫生网络遍布普洱城乡。
新一轮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普洱市把医联体建设作为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高优质医疗服务可及性,发挥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率的重要措施,由市级三级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市人民医院、市中医医院、市第二人民医院分别与16家县级公立医院、10个乡(镇)卫生院和1家民营医疗机构签订了医联体协议,搭建3个市域医联体(医疗集团)、10个专科联盟、20个远程医疗协作网(覆盖15家县乡医疗机构)。同时,依托东西部扶贫协作,积极争取到了上海市金山区、黄浦区22家医院对普洱市14家县级医院、9个乡(镇)卫生院实施对口帮扶。
近年来,普洱市在努力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上下功夫,在稳定签约数量、巩固覆盖面的基础上,将工作重点向提质增效转变,把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放在第一位,进一步做实做细签约服务。为不断提升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满意度,普洱市还着力优化服务团队,增强服务能力,鼓励优秀的乡(镇)卫生院医生作为家庭医生在基层提供签约服务。目前,普洱市家庭医生签约居民版手机App已上线,签约居民可以通过手机与签约医生建立稳定服务关系,接受远程咨询、服务预约和提醒、查看本人体检信息、推送个性化健康教育资料等服务。
为提升群众的获得感,普洱市打出“组合拳”,从顶层设计入手,从制度监管发力,建立医院运行新机制。全市公立医院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全面破除了以药补医机制。推进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有升有降、逐步到位”的原则,对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进行调整,确保公立医院取消药品、耗材加成后平稳运行。2020年上半年,全市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调整补偿率为82.76%,达到了改革方案确定的补偿比例。同时,全面落实政府办医责任,制定《普洱市县级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暂行办法》《普洱市城市公立医院财政补偿暂行办法》,财政对公立医院在职在编人员经费补助标准均在60%以上。为减轻医院债务负担,妥善化解医院历史债务,普洱市还将符合国家政策认定的公立医院债务纳入政府性债务统一管理,并将医院债务利息纳入财政预算给予补助。合理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全市公立医院药占比(不含中药饮片)由2015年的31.73%下降到2019年的26.45%,医疗服务收入(不含药品、耗材、检查、化验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重由2015年的65.37%下降到2019年的33.94%。
“健康是幸福之本,社会发展之基。”市卫健部门相关负责人说,建设健康普洱,就要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补齐医疗卫生短板、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不断提升群众满意度,让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得到更高质量的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80余名京港医疗卫生专家相聚,探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建设
下一篇:西昌市卫生健康局召开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挂牌工作推进会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