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在铜川市锦园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两名工作人员正在为老人测量血压。 记者 王姿颐摄
1抗击疫情,医务人员无所畏惧逆行出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把疫情防控作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现实检验,坚持“防输入防扩散、坚决切断疫情传播链,早发现早隔离、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策略,切实打好“控、防、救、治”组合拳,科学实行分区分级精准防控,统筹抓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和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双胜利。
截至11月25日24时,我省已经连续 280天无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至今未发生境外输入及国内风险地区关联本土病例,无企业、学校因复工复产复学而发生疫情。
我省坚决落实全国“一盘棋”要求,在“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同时,全力打好疫情防控战。在湖北保卫战中,从陕西全省抽调疾控、呼吸、感染、重症医学等学科1469名优秀医务人员组成医疗团队,分20余批次赴湖北支援疫情防控工作。截至4月5日,我省医疗团队(除部队医院外)在鄂期间,累计救治新冠患者3302名(含重症及危重症患者756人),治愈出院1804名,保持医务人员“零感染”,为夺取湖北武汉保卫战胜利贡献了重要力量。与此同时,我省省级组建110人的医疗救治专家组点对点指导各市(区),所有病例实现省市专家会诊、“一人一案”救治,对重症和危重患者集中收治到综合力量强的省级三甲医院,由专家团队制定个性化诊疗方案。强化中西医结合,注重发挥中医药独特诊疗优势,提高治疗效果。3月25日,本土住院病例已全部“清零”,收治率100%,治愈率98%,死亡率1.17%,实现“两高一低”的阶段性成果。
2健康扶贫,让贫困群众看病有保障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减存量控增量“两手抓”的工作思路,凝聚全系统力量尽锐出战、攻坚克难,因病致贫户从2016年的20.2万户减少到2020年10月的2.01万户,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基本实现,为全省脱贫攻坚作出了积极贡献。
具体来说,首先,聚焦有地方看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以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县乡一体、乡村一体”机制建设和乡村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为三大主攻方向,补短板、强弱项,持续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机构设施条件,现已全部消除县乡村医疗机构和人员“空白点”。
其次,聚焦有医生看病,基层人才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显著提升。继续实施为县及县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招聘医学类本科生计划,将贫困县乡镇卫生院招聘学历放宽到大专,累计招聘8986人,20%安置到乡镇卫生院。为贫困县培养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2549人,补充村医2600余人。通过加强人才综合培养,深化医疗卫生对口帮扶等措施,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极大缓解了贫困地区人才短缺问题。
再次,聚焦有制度保障看病,贫困人口就医负担明显减轻。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累计救治贫困患者109.5万人,住院合规医疗费用报销比例均达到80%以上。县域内定点医疗机构“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即时结算等政策全面落实。
最后,聚焦精准分类施策,贫困人口健康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20年9月底,全省累计确诊30种大病贫困患者15.13万例,已救治15.02万例,救治率达到99.27%,全省已累计签约贫困慢病患者80.4万人。扎实开展地方病防治三年专项行动,累计救治各类患者10.6万例。在全国率先免费开展产前筛查和新生儿疾病筛查,全省孕产妇死亡人数逐年下降,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3医改有序推进,健康陕西成效显著
“十三五”以来,陕西省以第二批综合医改试点省为契机,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突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强化考核奖励,改革推进机制不断健全;夯实政策支撑和网底支撑,分级诊疗制度加快建立;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公立医院改革提质增效;统筹医保制度和药品供应,“三医”联动改革扎实推进;抓牢健康陕西行动和健康细胞示范,健康陕西建设成效显著。
“十三五”期间,全省孕产妇死亡率由14.15/10万下降到9.77/10万,婴儿死亡率由6.75‰降至2.9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由8.55‰降至4.63‰,人均预期寿命由75.7岁提高到77.37岁。我省宝鸡市、子长市、西安市、延安市先后被国务院确定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较为明显地方。“牵头打造药械带量采购省际联盟”荣获“推进医改,服务百姓健康10大新举措”。西安市莲湖区网格化管理、延安医疗集团,安康石泉、汉中宁强、宝鸡眉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等多次在全国介绍经验。
4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
按照国家和我省医耗联动改革部署,从2019年12月31日24时起,全面取消全省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及中央在陕、军队在陕医疗机构医用耗材加成,实行“零差率”销售。这是我省继全面取消公立医疗机构药品加成之后又一重大惠民举措。
我省取消医用耗材加成减少的合理收入,主要通过调整医疗服务价格补偿,重点调整耗材使用量较大的部分临床诊疗、介入诊疗、手术治疗项目价格,适度调整其他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项目价格。根据现行医保政策规定,对公立医疗机构调整后的医疗服务项目,按新的价格做好医保支付工作。同步出台“互联网+医疗”的价格和支付政策。这次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县级及以下公立医疗机构和城市公立医疗机构同步执行医用耗材“零差率”销售,执行统一的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差别化管理。
4月3日下午,陕西首批援鄂医疗队结束14天集中休养返家。这是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职工和家属欢迎医疗队员回家。 本报记者 戴吉坤摄
5健康陕西行动全面启动
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陕西行动,4月8日,省政府办公厅发布《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
《实施意见》提出了17项具体行动,包括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合理膳食行动、全民健身行动、控烟限酒行动、心理健康促进行动、健康环境促进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行动、妇幼健康促进行动、青少年健康促进行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老年健康促进行动、残疾预防健康行动、重点慢性病防治行动、传染病防控行动、地方病防控行动、健康细胞示范建设行动、健康保障完善行动。
17项行动分别指定了牵头单位和配合单位,成立了专项行动工作组,明确了任务时间表,设置了130项行动指标和27项考核指标,并规范了组织实施和考核办法,确保健康陕西行动的有效推进及总体目标的顺利实现。
在健康陕西建设方面,陕西聚焦重点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聚焦重大疾病,全方位保障百姓健康;聚焦重点部位,深化健康细胞示范建设;聚焦健康影响因素,实施全方位干预行动。
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陕西省爱卫系统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重要指示精神,早动手、早安排、早落实,大力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大力开展病媒生物防制,全力做好秋冬季疫情防控,大力开展健康城镇建设,扎实推动全省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切实降低疫情的环境传播风险,创造健康生活环境。
陕西省爱卫办按照全国爱卫办的统一安排,结合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主动加强与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协同配合,统筹协调省爱卫会相关部门,及时部署秋冬季爱国卫生运动,先后多次安排部署,明确任务重点,提出工作标准,指导全省各级各部门及广大群众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各级爱卫办工作人员亲赴一线,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督查,对爱国卫生工作展开指导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
今年8月,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印发《关于命名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的决定》和《关于2019年国家卫生城市(区)和国家卫生乡镇(县城)复审结果的通报》,我省西安市蓝田县华胥镇等124个乡镇(县城)被命名为2017—2019周期国家卫生乡镇(县城)。西安市、宝鸡市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城市,蓝田县等50个乡镇(县城)被重新确认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7《陕西省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
今年4月1日起,《陕西省中医药条例》正式施行,标志着我省中医药全面发展进入规范化、法治化的轨道。《条例》注重挖掘陕西中医药特色与优势,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在中药产业发展上凸显秦药品牌,发挥资源优势。
在人才培养方面,《条例》规定具有资质的中医医师可以按规定多点执业,鼓励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师承教育,充分发挥“国医大师”、名老中医和中医药专家、高年资中医医师作用,鼓励带徒授业等。在保障措施方面,《条例》要求,将具备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饮片、中成药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范围等。
8加强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
今年10月,省卫生健康委联合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医保局、省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陕西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操作指南(试行)》。通过建设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我省将实现县域卫生服务体系较快发展,基层技术能力水平明显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明显提高,医保基金得到有效利用,医药费用构成更加科学、保持合理增长,有序就医和分级诊疗格局基本形成。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有能力开展的技术、项目将不断增加,部分牵头医院将达到三级医院水平,支持基础好的中心卫生院逐步达到二级医院水平,医疗卫生资源结构布局将不断优化。
《陕西省紧密型县域医疗共同体建设操作指南(试行)》从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涵、建设流程、政府投入、运行管理、外部监管5个方面对我省县域医共体建设工作进行了明确,积极推动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推广。据了解,自我省全面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以来,基层整体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基层首诊数量不断增长,69个县(区)县域就诊率达到90%。
9西安市儿童医院获批国家儿童区域(西北)医疗中心
设置国家医学中心和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有利于促进优质医疗资源纵向和横向流动,有利于缓解重大疾病优质医疗资源分布不均以及专业医疗资源短缺问题。同时,在区域、省域建设医学高地,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引领作用,为实现分级诊疗创造了条件。
9月2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设置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的通知》,《通知》明确提出在东北区域、华东区域、中南区域、西南区域和西北区域,设置5个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其中在西北区域设置以西安交通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西安市儿童医院)为主体的国家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这是西安市儿童医院在建设全国一流儿童医院的道路上,迈出的更坚实的一步,也意味着给我省乃至西北地区儿童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10医疗机构打造数字医疗新生态
互联网医院、医疗机器人、数字化病房……近年来,在政策和技术的双重加持下,陕西医疗卫生领域的数字化进程不断加速,医疗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医疗产业加快转型升级,惠及三秦百姓。
5月19日,西京医院加速康复外科数字化医疗示范病房挂牌。示范病房实现了数字化医疗系统在外科诊疗单元的全面应用,既融合了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又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与物联网应用平台实现大数据管理和深入分析。这一创新尝试在我国尚属首次。
全国首例机器人辅助下自体肾移植术在西安交大二附院成功实施。据了解,西安交大二附院引进世界最先进的第四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泌尿外科、妇科、普外、麻醉等学科多个机器人手术团队的不懈努力下,已经成功完成多台各类高难度机器人辅助下手术,为患者带来了更先进的医疗服务。
12月11日,智慧健康暖甘南——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互联网医院甘南分院启动仪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举行,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携手甘南州人民医院共同启动互联网分院,这标志着“互联网+医疗健康”的公益“实践范本”正式落户甘南。记者 杨静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