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卫生
苏州相城: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2021-02-23 14:01:06  来源:相城区人民政府网站

消化内镜领域的行业翘楚、国际顶级内镜专家周平红

“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化内镜特色科室孵化基地”授牌仪式

自2001年2月设区至今,地处长三角腹地、苏州市域地理中心的相城区,已走过了20个年头。20年来,相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增进民生福祉,医疗卫生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医疗机构不断壮大,技术水平稳步提升,医疗服务有效改善,为居民提供了更加全面的健康医疗保障。如今,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更让老百姓“小病不出社区、大病不出相城”,“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的现象显著改善。

借力“长三角一体化”补齐医疗短板

生了重病大病,一般都要“去上海”,这曾是相城人的共同记忆。如今,为满足百姓对高端医疗资源的需求,相城区正全力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医疗“接轨”,通过与上海名院建立协作关系,致力于为广大市民全面打通医疗绿色通道,变“病人走”为“专家走”,生病后在“家门口”就能得到上海名医的诊治。

近日,69岁的赵先生在家门口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合作医院(以下简称“长三角合作医院”),经内镜手术摘除了6枚“长”在肠道里的“健康隐患炸弹”——息肉。为他实施手术的是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下简称“中山医院”)内镜中心专家马丽黎。而3个月前,同样在长三角合作医院,来自中山医院的消化内镜领域的行业翘楚、国际顶级内镜专家周平红,还曾亲自操刀为其施行了高难度的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手术(ESD),摘除了约7公分左右的直肠肿瘤。

“两次手术都很成功!”如今,已康复出院的赵先生讲述起这两次的求医经历,满是感慨。“简直不敢相信,我去上海排了几次队都没看得着的大医生,会在家门口给我做手术。”他说,以前每次去上海看病,都得起大早赶火车再转公交,来回折腾不说,要挂上知名专家号,还得看运气。

赵先生享受到的这种优质就医“福利”,得益于2019年1月,相城区人民政府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携手”,以相城人民医院为基础,合作共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合作医院。如今,随着双方合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借助“大国工匠”周平红教授内镜工作站、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长三角合作医院高级专家诊疗中心、远程多学科会诊等创新合作模式,相城人民医院开创了沪苏双向转诊新模式,开辟了中山-相城绿色通道,完成了省内首例质谱检测检验项目。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难度手术得以实施,越来越多的医疗新技术、新项目在相城“开花结果”。2020年12月,相城人民医院成功晋级三级综合医院,标志着“中山-相城”模式取得了阶段性、实质性进展。

深度对接长三角优质医疗资源,近两年,越来越多的相城基层医疗机构也主动搭上“长三角一体化”的快车,积极对接长三角地区名医院、名学科、名专家,谋求在品牌、学科、技术方面实现质的飞跃,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进而补齐基层医疗短板,满足辖区内老百姓对优质医疗服务的迫切需求。例如,元和卫生院加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皮肤科专科联盟;漕湖人民医院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长三角区域结直肠外科协作单位,与江苏省人民医院携手,建设全区首家“江苏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消化内镜特色科室孵化基地”;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合作建成长三角内分泌糖尿病博士工作站。

“互联网+医疗”高质量守护百姓健康

近日,在位于相城人民医院的远程医学会诊中心内,一场联通上海和相城的“云诊疗”正在紧张进行。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肝胆外科、胃肠外科、放射科、消化内科、肿瘤科、妇产科等多科室的医生“隔屏”为收治在相城人民医院的疑难病人,分析检验检查结果和病情,并为下一步治疗制定了更加完善的诊疗方案。最终,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了,患者病情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据了解,该远程医学会诊中心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与相城人民医院合作共建,于2019年12月12日正式启用,中心致力于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优质医疗资源,让承载医疗技术与资源的数据“多跑路”,让有就医需求的市民“少跑腿”。目前,依托于“互联网+医疗”的优势,该中心已开展远程会诊37次,远程多学科联合会诊21次,让老百姓“足不出户”享受上海专家“把脉问诊”成为现实。

“‘互联网+医疗’能够提升医疗卫生现代化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创新服务模式,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服务成本,更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健康需求。”相城区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孙伟为如是说道。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医疗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还为促进相城健康产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平时有个小病小痛,点点手指就能咨询医生,非常方便。”家住苏州高铁新城常楼社区的刘建强,最近血糖升高、嘴巴发苦、食欲不振,他通过家庭医生APP居民微信端与家庭医生在线联系,很快寻得“良方”。这背后,得益于相城区一直以来大力推进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该服务通过互联网手段,为居民提供了更为便捷的家庭医生在线签约、健康咨询、预约就诊、健康管理、慢病随访、在线识别及查询健康档案等服务和功能。同时,通过为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宣教内容,真正打破了以往“签而不约,签而不管”的格局。

让信息多跑路,百姓少跑腿。当前,相城区正大力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区域PACS平台、区域聚合支付系统、家庭医生签约系统、疾病监测平台、区域卫监管理系统、“531”工程急诊及专科中心系统等已建成并投入运行,通过对区内医疗机构数字化医院系统进行改版升级,有效提升了医院在就诊医疗、结算支付、患者用药、公共卫生、家庭医生、远程医疗、健康信息检查检验等方面的服务品质,人民幸福感和获得感进一步提升。

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当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近日,57岁的陆梅娟从菜市场买完菜,顺便走进家门口的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测血糖、血压,又开了几盒二甲双弧。小病不出社区,已成相城不少市民日常保健的新常态。早在2001年,相城区就率先启动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建设。截至目前,相城共建成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1家社区卫生服务站,4家村卫生室,一张覆盖全区的医疗健康保障网就此织就。

社区卫生服务的健全完善,让生病纷纷往大医院挤的情形发生改变。陆梅娟常去的太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设立了“名医工作室”,来自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的内分泌专家刘超教授每个月都会定期来院坐诊。2020年,“名医工作室”的专家为患者李先生确诊了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pendred综合征,通过科学治疗,被误诊十年之久的“结节性甲状腺肿”得到了有效缓解。

近年来,相城区创新基层医疗服务模式,通过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内设置“名医工作室”,促使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解决群众看病就医难的问题,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名医的优质医疗服务;同时,依托“名医工作室”,着力推动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后备人才,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

不仅如此,相城区还坚持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和均等化,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构筑了“15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初步实现了“小病进社区、大病不出区”的目标,在这过程中,全科医生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型医学人才,能在基层有效承担起常见病、多发病诊疗,预防保健,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是居民健康‘守门人’。”孙伟为表示,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全科医生队伍,有助于居民得到系统的健康管理,相当于多了一个“医生朋友”和“健康顾问”,在就医和健康管理上可获得更多的便捷服务。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相城已拥有全科医生329人,共建立全科医生健康团队73个,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4.46人,超额完成国家层面要求的到2020年我国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2到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指标。同时,依托于庞大的全科医生队伍,全区家庭医生签约人数已达27.5万余人,签约覆盖率37.49%。

此外,相城区还于2017年6月开始实施医联体建设工作,根据区域规划,结合医疗资源分布及百姓就医习惯,组建了以相城人民医院为核心单位的综合医联体,以及呼吸、中医、糖尿病、皮肤科、康复及消化等6个专科联盟。通过实施医联体服务模式,相城区基层医疗机构首诊率达到75.6%,有效缓解了群众看病就医问题,逐步形成了分级诊疗、有序就医的格局,较好促进了基层卫生人才的培养。接下来,相城还将深化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联体建设,整合区内基层医疗机构,逐步完善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苏州市相城人民医院—相城区内基层医疗机构的“1+1+N”医联体模式。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立是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民心工程。如今,相城区已形成“相城仁医”为品牌,“一院一品”为特色的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模式。全区基层公共卫生工作成果显著,8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医疗服务水平稳步提升,已经建成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1个,国家级优质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个,省基层医疗机构特色专科4个,省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4个,省乡镇卫生院示范中医科1个,市基层医疗机构特色科室3个。(黄梅)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