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廊桥漫步,可观赏优雅翩然的独竹漂;在茶馆闲坐,可欣赏杂技、曲艺;经过廻龙岛,可观看黔北民俗舞,感受独特的人文风情……作为贵州省100个旅游综合体之一,遵义市乌江寨国际旅游度假区通过前期试运行,于2022年5月1日正式营业,全新面貌和多样化的游玩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的青睐。
“疫情防控当下,既有精彩的游玩项目,又有特色美食、酒店民宿,能满足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当然不容错过。”佩戴口罩、出示“双码”、测量体温,完成一系列疫情防控要求后,贵阳游客黄娟和朋友们满怀期待走进了乌江寨。
推进业态升级、增强互动体验,乌江寨是贵州加速推进旅游产业化的一个缩影。为积极打造“双一流”旅游目的地,贵州于2021年6月组织召开全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会议强调,要大力实施业态升级行动,满足游客日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奋力推动旅游大提质。
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紧扣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要求涉旅企业大力创新旅游业态、产品供给和经营方式,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游客满意和旅游盈利“双赢”。目前,贵州已形成观光休闲、文化体验、康体养生、户外运动等多种新兴业态,构建起“全年不分淡旺季、全天不分黑白天、全域不分景区点”的旅游格局,实现时时处处皆可游。
丰富业态 增加多样化产品供给
正是丹寨好风景,杜鹃花开又逢君。每年“五一”期间,在黔东南州丹寨县海拔近1500米的龙泉山上,万亩高山野生杜鹃花次第开放、层林尽染,俨然一片花的海洋。
正因这独一份的花期,引无数游客慕名而来,直呼不虚此行。在此背景下,丹寨杜鹃花旅游节应运而生,至今已走过5个年头。为做到“立足花、不唯花”,每年旅游节期间,都会有精彩纷呈的系列活动等着游客前来。
“今年‘五一’期间,来丹寨除了赏花,还可参与‘丹寨之春’摄影大赛,观看烟火秀和10余种萌宠,还有为期一个月的‘小镇啤酒王夜市争霸赛’和‘夜市狂欢啤酒大派送’等活动。”丹寨县相关负责人介绍,经过5年发展,丹寨杜鹃花旅游节已成为业态丰富、广受欢迎的旅游品牌。
无独有偶,为实现旅游目的地目标,黔南州荔波县除完成邓恩铭故居、月亮湖湿地公园、大小七孔等22个景区提质扩容外,还积极打造“景区观光+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徒步探险”等11条县内多日游精品线路,并推出网红街、旅游集市、夜间经济等特色项目21个,实现了“旅游+”多业态深度融合。
丰富旅游业态、增加旅游产品供给,是吸引游客流量、增加旅游消费、提高旅游综合经营效益的重要手段。为迎接2022年的“五一”小长假,贵州在出台文旅惠民政策的同时,还推出“畅游美丽家园 尽享多彩风情——贵州人游贵州”活动,人文历史游、世界遗产游、科技创新游等10余条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极大丰富了旅游供给。贵州各地也充分挖掘旅游资源,推出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线上线下文旅活动,游客纷纷表示有看头、有尝头、有听头、有说头。
“在‘贵州人游贵州’活动带动下,周边游、省内游发展势头向好,自驾游、租车游、小型定制团等颇受欢迎。”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贵州正围绕旅游主业,积极拓展延伸酒店、交通运输、服务等产业,构建多元化经营业态,避免游客将“游”贵州作为唯一目的。
数据显示,2021年贵州旅游总收入增长15%以上,旅游及相关产业增加值达1000亿元,游客人均花费突破1000元,实现了“十四五”旅游产业化发展良好开局。
科技赋能 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
“游遍贵州的山山水水,但从来不知道,这个视觉下的贵州竟然这么美!”安顺游客陈淑萍在体验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国际山地旅游博览园“5D飞行影院”项目后,兴奋地在朋友圈留下了这段文字。
陈淑萍告诉记者,她原本与朋友打算去万峰林游玩,无意中看到关于山地旅游运动体验馆的介绍,临时起意就来了。“这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太对了,下次我还要来。”陈淑萍难掩不舍。
其实,像陈淑萍一样对体验馆意犹未尽的游客还有很多。作为全国首个山地运动体验主题公园展馆,黔西南州义龙新区国际山地旅游博览园通过数字化等科技手段,通过互动飞屏、数字沙盘、影片演绎等形式,生动展示了世界知名山地及贵州绝美山景,“科普+旅游+沉浸式体验”的旅游模式让游客流连忘返。
贵州是全国首个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推进信息技术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促进文旅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贵州积极打造“一码游贵州”全域智慧旅游平台。该平台自上线以来,不断优化门票预约预订、景区导游导览、旅游咨询服务等功能,并通过“文旅消费券”等一系列特惠营销活动,吸引商家入驻、游客体验。
截至2021年8月,“一码游贵州”平台总访问量超1.8亿人次,累计用户超1850万人,接入景区、文旅场馆500余家、商户45600多家。在此基础上,贵州加快建设智慧景区,发展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呈现定制、体验、智能、互动等消费新模式,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新场景。
遵义将数字科技与红色文化有机结合,把遵义会议会址等11个纪念场馆及纪念馆内的1500余件馆藏文物装进了“云展厅”,游客可站在云端,跟着VR720度高清云游红色遗址;安顺市通过短视频平台“安顺游宝藏”推介活动,将黄果树、龙宫、格凸河等景区以全新姿态展现在网友面前……
“数字虚拟空间突破实体游览的空间和时间限制,让游客实现旅游线上虚拟体验、旅游中现场沉浸体验、旅游后数字回味体验的全体验流程。”贵州省文化和旅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智慧旅游的层次不断加深,便民亲民的功用更好落地与普及,“智”游贵州、“云”游贵州正不断惠及群众、深入人心。
盘活资源 激发旅游市场新活力
《贵州省“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以盘活闲置低效项目攻坚行动为基础,大力推进现有景区增加景点、优化线路、丰富业态、更新设施、整治环境、提升服务,增加效益,全面提升旅游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如何盘活闲置低效文旅项目?贵州省旅游产业化推进大会明确提出,要坚持市场化方向,坚持分类施策,先易后难逐个处置。
顶层的统筹引领,为贵州各地积极推进盘活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导。仅2021年,贵州共分类完善203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台账,指导各地逐一制定实施盘活提升方案;扎实推进首批50个闲置低效旅游项目盘活提升工作,明确乌江古村落等15个项目为省级督导项目并逐一开展盘活工作。
走进盘州市盘江文化园,一道道色彩艳丽、格调清新的文化墙映入眼帘,从标语到画面,处处彰显着“三线”建设情怀。
“园区由原盘江矿山机械有限公司原址改造而成,是盘州市委、市政府与盘江精煤公司共同推进老旧工业园区变废为宝的生动实践。”盘江文化园相关负责人介绍,园区采用面向社会招租方式,成功引进电音剧场、游泳馆、西餐厅等机构入驻,同时融入盘州历史文化与盘江“三线”文化元素,延续工业文脉,让老旧工业园区焕发新活力。
过去十多年,位于贵阳市开阳县的猴耳天坑景区一直“默默无闻”。2018年引入战略合作公司投资打造极限运动公园后,该景区将极限运动与山水融合,打造出“超级大秋千”等诸多极限运动项目,成为“网红”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
都匀经济开发区利用闲置土地先后建成梦都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巨升影视旅游小镇等文体旅项目,成功举办了西南影都大庙会、国际球迷节暨小镇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累计引进电影、电视剧拍摄组65个。
施秉县重启白沙井旅游项目开发建设,在盘活原有资源基础上,利用山体地形增加空中娱乐体验项目,改变了景区单一低效的经营模式,观光小火车、欢乐水寨、光影迷宫、沿河灯光秀等体验项目让游客直呼过瘾。
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多彩贵州风行天下”,贵州从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跨越的步伐越迈越大。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贵州正以旅游产业化重点项目盘活资源,丰富业态,为推动国际一流山地旅游目的地、国内一流度假康养目的地和多彩贵州旅游强省建设注入新活力。(王秀芳)
相关热词搜索: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