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在和若铁路沿线拍摄的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和耐旱植物组成的防沙“三件套”(5月18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丁磊 摄
新华社乌鲁木齐5月26日电题:沙漠播绿600里 为了完成最后一块“拼图”
新华社记者关俏俏、白志强
“在沙漠里种树,比养活一个孩子都难,我们还必须这么做,就是为了把环塔克拉玛干沙漠铁路最后一块补上,这是南疆数百万老百姓的盼头啊。”在沙漠修了20多年铁路的王尽忠说。
塔克拉玛干沙漠,当地人也叫“死亡之海”。2018年12月,连通南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的和若铁路正式开工建设,作为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风沙防护工程是守护这条南疆铁路动脉的“生命线”。
尽管修了一辈子铁路,新疆和若铁路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尽忠对“死亡之海”的威力还是颇为忌惮。
和若铁路全长825公里,其中受风沙影响段落超400公里。“在和若铁路建设初期,我们就提出要‘治沙先行’,将风沙防护工程与铁路建设同步进行,这在国内尚属首次。”王尽忠说。
风沙防护工程并非只是在铁路沿线种树那么简单。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和耐旱植物,被称为防沙“三件套”,施工人员会在铁路两侧由外向内依次设置芦苇沙障、芦苇方格,再种上乔木、灌木组成的植被条带,防护宽度110米至400余米不等。
“在植株未长大前,我们会用外侧1.5米高的立式沙障阻挡流沙,内侧靠近铁路设置0.3米高的芦苇方格固沙。随着风沙侵蚀,几年后,高立式沙障、芦苇方格慢慢失效,这时长大的植株就会发挥防沙作用了。”王尽忠说,外侧高大的乔木能降低风速、拦截来沙,靠近铁路的灌木则固定流沙,经此设计,梯次型防沙体系便可层层拦截风沙。
在王尽忠眼里,比沙漠更顽强的是人。
3年多来,历经1000多个日夜,施工者在和若铁路沿线共修建草方格近5000万平方米,种植梭梭、柳、沙棘等灌木和乔木近1300万株,林带覆盖面积超过11万亩。
眼下,这条长300公里的“绿色走廊”成为防风治沙天然屏障,守护着世界首个环沙漠铁路的最后一块“拼图”——和若铁路沿线。而即将通车运营的和若铁路,将串起新疆于田、策勒、洛浦等地,让群众出行更加便捷。不久后,当“钢铁巨龙”穿行于沙漠,车窗外除了滚滚黄沙,还会有片片绿意。(完)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国家医保局回应背后:医保买了哪些单?有地方常态化核酸降频
下一篇:2022防疫关切事丨办公场所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指南来啦!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