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底,甘肃积石山县艺人在非遗工坊制作保安腰刀。(资料图) 杨艳敏 摄
中新网兰州12月9日电 (闫姣 祁晓亮)“我们的非遗就业工坊除了吸纳普通村民,还为残障人士提供了岗位,让他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有一份收入。”9日,甘肃省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安腰刀锻制技艺国家级传承人马尕主麻,提及非遗工坊的好处时如是说。
马尕主麻介绍说,非遗工坊不仅能引导民众“借”锻刀手艺致富,还能扩大非遗传承群体,更好地传承濒临失传的保安腰刀锻造技艺,意义重大。同时,政府还给予传承人相应补助,保证手艺人“无压力”教学,贫困户“轻松”学艺。
近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甘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甘肃省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通知,公布了2022年度甘肃省级非遗工坊认定结果,裕固族服饰、敦煌彩塑制作技艺、雅路人麻鞋等28家非遗工坊榜上有名。至此,甘肃省先后认定两批共119家省级非遗工坊,该省省级及以上非遗工坊数量已达121家。
图为甘肃裕固族手艺人在“陇原巧手馆”讲解、展示裕固族刺绣、编织等技艺。(资料图) 徐雪 摄
近年来,甘肃省各级文化和旅游部门充分依托国家各相关部委、省直各厅(局)陆续出台的利好政策,活化用好该省非遗资源,深入挖掘传统工艺类非遗项目的当代价值,以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为载体,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带动当地人群和农村妇女就地就近就业,通过“非遗+文创+培训+电商+展销+乡村旅游”等多种途径,提高非遗工坊从业人员收入,不断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发展。
今后,甘肃省拟将非遗工坊建设纳入到各地区乡村振兴工作体系,将其作为拓展就业渠道的重要手段,建立健全政府牵头、各相关部门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现非遗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与农耕文化保护相结合,推动非遗工坊在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取得显著成效。(完)
责任编辑:邓婷婷
http://gy.youth.cn/gywz/202212/t20221210_14187483.htm
相关热词搜索:
上一篇:多举措保障困难群众温暖过冬(关爱你我他(她)·温暖千万家)
下一篇:山东注册志愿者达2043万人 志愿服务传递文明风尚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