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
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进行时:多方共寻社区志愿服务最佳路径
2021-05-13 14:32:48  来源:公益时报

“让卡片人说话”“一个爱心变两个”,一个个不可思议的举动令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艺苑社区的观众连呼神奇。另一边,“好喝,就是这个味儿。”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道金鹤园社区里,有机食品的体验活动让社区居民流连忘返。

这是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处联合碧桂园集团、国强公益基金会于2020年12月共同发起的“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项目。广东、湖北两省被确立为首批试点省份,共遴选了60个志愿服务组织与当地60个社区结对,开展为期1年的社区志愿服务。

新时代社会治理中社区是重要单元,让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已成为广大青年服务党和国家大局的重要方式。

2021年4月26日, “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武汉召开,与会各方积极为社区志愿服务把脉,共同探讨如何通过青年志愿服务来活化社区。

华中农业大学“食科一家人”志愿服务队在武汉市洪山区金鹤园社区服务

发现社区志愿服务短板

建成于2000年的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艺苑社区,常住人口5000余人,2000余户。社区居民大多为武汉市早期的艺术从业者。居民们物质条件尚可,但社区年头较长,老年人口居多,一些老旧小区的通病开始显现。

社区工作人员深入调研后,将辖区内共建单位和武汉市武昌区部分高校志愿者资源嫁接进入社区,成立帮帮团、园丁志愿服务队等,为老年及行动不便居民提供购药、学习支持等服务,同时利用大学生(青年团干)等高校力量开展插花、跳舞、剧团欣赏等活动,以居民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他们的精神生活需求。

武汉市江岸区魔法启程青少年服务中心是一家业务主管单位在江岸区团委,登记管理机关在武汉市江岸区民政局的社会服务机构。业务类型为开展魔术特色教育增长青少年兴趣,承接社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运营及项目执行等。在“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中,该机构与武汉市江岸区劳动街艺苑社区结对,长期扎根社区,为社区青少年开设的魔法课堂已成为活化社区的重要因子。

陈思静是该中心负责人,在她看来这种结对帮扶是志愿服务的有效探索,利用机构所长,精准服务,解决社区部分问题。她表示,目前中心全职员工有10名,固定志愿服务人员有128名,服务社区人口5000余名。

疫情期间武汉成为抗疫风暴眼,为缓解公众紧张情绪,陈思静带领机构设计开发出戴口罩、勤洗手、苗接种等课程帮助公众减压,从青少年入手,通过青年视角让小手牵起大手,活化社区。

武汉市洪山区金鹤园社区建成于2003年,位于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中心地带,居民17000余人,社区成立时间较早,老年人口居多,社区活化存在一定挑战。

华中农业大学“食科一家人”志愿者服务队是一家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同为“共创美好社区”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单位,与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道金鹤园社区结对。

4月26日上午,一场倡导垃圾分类、品尝有机食物、打造绿色生活理念的活动在金鹤园社区上演,这是“食科一家人”志愿者服务队与该社区结对后开展的多个志愿服务项目之一。通过向社区居民宣讲绿色生活理念,提高居民社区生活质量,让青少年影响家长,达到共同成长目的。

今年3、4月间,该机构就组织20余名大学生志愿者,以线上+线下的模式,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了累计120余小时的学业辅导、特色课程等服务,满足辖区双职工、困难家庭需求。

目前,“食科一家人”志愿服务队已和社区志愿者围绕环境保护、专业知识科普、课业辅导3个项目在社区常态化开展试点探索,助力金鹤园社区共创美好社区。

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艺苑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展示

60家机构、60个社区、4类组织参与

4月26日,“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工作调研座谈会在武汉召开。

来自武汉理工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共青团武昌区委、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市江岸区喜鹊家青少年服务中心、武汉市青山区志齐青年志愿者服务中心、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金沙社区、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道中山社区等试点单位参与汇报交流。

根据 “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部署,拟定四类组织形式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试点,分别是“街道社区类自行培育社会组织”、“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民政部门注册社会组织”、“地方青年志愿服务协会组织”四类组织。

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全国范围内以广东省和湖北省试点,分别选出20个和40个试点机构,通过结对20家和40家社区的方式进行试点,形成全国共计60个试点机构和60家结对社区。

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首期提供连续三年,每年500万项目资助金,以期探索社区志愿服务最佳路径,协助社区组织和人才的发展。

有志愿服务资深从业者认为,这四类组织优、劣势明显。一类“街道社区自行培育社会组织”成长依靠于社区,但自我造血功能欠佳。二类“高校志愿服务组织”自我运转、风险意识、项目设计较强,但以学生为服务主体,时间、距离、物资等成为挑战。三类“民政系统注册社会组织”能提供专业服务,但执行成本高,人力成本吃不消。四类“地方青年志愿者协会”能够较好联系社区开展服务,但专职人员较为缺乏,长期服务稳定性不强。

为了破解社区志愿服务难题,找到突破口,共青团湖北省委进行一系列项目计划,除了“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外,还启动了其他社区公益项目,2020年共计投入500余万元。在总体规划推进过程中,为了让整个社区活起来,共青团湖北省委也在探索如何形成省、市、县、街道、社区几级联动,撬动更多资源,参与社区服务。

四类组织进社区,社区也会观察为社区提供的志愿服务有用与否,社区需求是否满足?志愿服务进社区会否增加社区负担?

湖北省青年志愿者行动促进中心负责人贺茂林坦言,志愿服务进社区也存在一些挑战。对于社会和高校青年志愿者组织进社区开展服务、助推社区自我服务,有些社区还持观望态度,参与积极性不太高。

“这意味着社区志愿服务要通过发展的方式解决发展中的问题,要通过评估传播好案例看到真效果,通过精准满足需求方式推动社区治理,为社区减负、增效、提能,逐步与社会资源同频共振、协同发展。”贺茂林说。

多部门探寻社区志愿服务的有效路径

多方参与确保有序推进

按照共青团湖北省委安排,“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行动在湖北全省有40支队伍和40个社区参与,试点工作任务艰巨。

目前,共青团湖北省委正在筹建湖北青年志愿者培训学院,组织专门力量收集工作案例,设计工作指引,研发湖北青年志愿服务“社区计划”工作指南,形成探索成果,更好的推进社区志愿服务开展。

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广东省国强公益基金会副理事长李静表示,社区志愿服务要做好三方面结合。

一是内外资源结合。着力培育社区志愿服务的自治组织,引导社区居民、驻点机构、共建单位进社区。通过外部企事业单位链接更多资源,形成内外互动、连接。二是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场景丰富,多方合力,项目红火。三是公益服务与商业创业结合。公益项目找到可持续发展模式,让公益跟商业或创业有机结合,实现自我循环,自我造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提出:发挥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畅通和规范市场主体、新社会阶层、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等参与社会治理的途径。

这表明,志愿服务已上升为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统筹协调的一项事业。志愿服务在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媒体和公众间扮演着人人想参与、人人可参与、人人会参与的一种全新生活方式。

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综合协调处处长罗双武表示,2020年,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重要指示精神,推动青年志愿者工作更好参与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将抗疫期间青年志愿服务在基层社区参与联防联控的工作实效转化为长效机制,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碧桂园、国强公益基金会在湖北和广东,共同组织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试点工作。

广东是开展志愿服务较早的地方之一,志愿服务基础相对扎实。湖北经历疫情后,在社区志愿服务组织队伍、项目开展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希望通过试点,探索总结出一些具有共通性的社区志愿服务好的经验和模式。武汉特别要发挥高校集中的优势,动员高校青年志愿者团队积极和周边社区结对,为群众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实践育人作用。

2020年7月,湖北省委组织部牵头起草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的意见》提出,探索“党建引领+”,推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常态化下沉社区、发挥作用。“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将在试点实践中吸取经验,为正在探索的社区志愿服务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通过党建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发展成为主抓手,这需要调动各方积极性,打通各方资源形成“五社联动”(即社区、社会组织、社工、社会资源及社区自治组织之间联动),满足居民需求为导向,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实现社区治理的专业化、精细化,让社区居民生活更有质感,幸福指数提升。

共青团湖北省委副书记方清忠表示,要从4个方面推进计划发展,一是高度重视,加强社区团组织阵地建设,多方参与力量协同,多方资源统筹配比。二是有效评估,要及时对试点工作进行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三是完善机制,要将试点工作好的经验做法固化下来,形成可复制的良性运转机制。四是宣传推广,适时追踪有效传播,讲好社区志愿服务的好故事,让志愿服务真正融入社区治理。

方清忠表示,社区志愿服务要通过试点不断探索、不断推进、不断完善,努力形成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最终实现平台共建、资源共享、协作共商、双方共赢。

艺路阳光志愿服务队志愿者用魔术表演为载体讲解垃圾分类知识

机构尝试自我造血可期

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曾说,一个社会问题就是一个商业机会,当所有的社会问题都变得“有利可图”,这些社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当今世界存在大量社会问题,社区尤为如此,公益目标以商业手段解决社会问题,将有效弥补政府、社会和市场的不足。但对于解决这些社会问题的机构,也同样面临着自身资源枯竭和自我造血的难题。

如何保持有效可持续性发展是摆在很多志愿服务机构面前的难题,机构人员、项目、培训、管理需要资源注入。部分组织已开始寻求一条自我革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之道。

作为此次“共创美好社区”青年志愿者社区服务计划的试点方,武汉市江岸区魔法启程青少年服务中心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的同时,已经开始积极尝试自我造血。

该中心负责人陈思静表示,机构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并帮助培育社区内的社会组织,需要自我造血,要不资金链断裂后,恐怕社区志愿服务还是没法发展。机构正通过积极备战各种创意大赛获取项目支持资金,在社区指导下研读惠民政策参与项目申请获得造血。

除了这些“活水”外,令她最为看重的是,机构的项目质量和特色精品。“服务项目上了档次自然就有了市场。”陈思静说。

目前,该机构推出的“科学魔术进课堂”公益课程已被武汉市公立学校采购,通过优质公益产品,做好公益服务,取得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双赢。

编辑:杨味  审编:admin

中国公益事业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来源注明“中国公益事业网” 域名:WWW.COPB.COM.CN的所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公益事业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公益事业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公益事业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我方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15个工作日内告知我方。

4、联系方式:中国公益事业网 电话:400-8059-268  电子邮件:450952431@qq.com